![]()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布洛陀·敢壮山专栏 >> 圣山敢壮山系列 >> 圣山系列报道 >> 正文 | 今天是: |
![]() |
2003年田阳敢壮山歌圩盛况空前 | |||
作者:许忠壮 文章来源:右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1 ![]() |
|
||
市领导马飚、黄远征、梁炳巨、周炳群、石卫武、黄志伟、刘侃、高云龙等参加了活动,并就敢壮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及主体建筑的建设等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了讨论。 上午10时,由民间组织举办的纪念仪式开始,在一片悠扬的布洛陀诗经颂唱声中,两位娇美的少女将一叠厚厚的诗经供奉在布洛陀神像前,现场响起了九响礼炮,精美的绣球纷纷抛向围观的群众。
“今天唱山歌,山歌有根源;根源在哪里?根在敢壮山”。“你有绣球抛出来,你想唱歌就开口;你也唱来我也唱,汇成我们的歌海”┉┉。随着布洛陀歌王黄达佳悠扬高亢的开台歌声,歌圩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顿时,喧天的锣鼓响起,长龙劲狮欢舞,岩壁下、果林中、田埂上,到处响起了优美的山歌声。
敢壮山歌圩历史久远,据专家介绍,至今已逾千年。所唱山歌多为布洛陀山歌,山歌内容丰富,有讲述布洛陀造万物的,有宣传伦理道德的,有歌颂爱情和生活的。所用曲调共有5种,长年以来在民间传唱不衰。此次歌圩仅田阳县就自发组成了164个山歌队,加上外县各路歌手,有超过2000名的歌手在现场演唱。 此外,土戏、抛绣球、斗鸡等也成为群众喜爱看的节目。歌圩上还形成了商贸美食一条街,各种有关布洛陀的纪念品很畅销,尤其是有不少涉农企业加入,农民争抢新技术、新产品成了歌圩上的一大亮点。 作者:许忠壮 (右江日报) 专家呼吁:广西布洛陀文化遗址纳入国家保护 (www.gxnews.com.cn 桂龙新闻网 2003年04月12日) 中新社南宁四月十一日电(杨强 韦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香港大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越南、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术研究人员,今天在此间呼吁,作为拥有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壮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圣地,挖掘、保护和弘扬布洛陀文化,意义重大,应尽快将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纳入广西和国家保护名单。 布洛陀是壮民族的创世祖先。二00二年六月,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在位于广西右江河谷的百色市田阳县境内海拔三百多米高的敢壮山上,发现了布洛陀文化遗址,并经考证认定:壮族始祖布洛陀堪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比肩,是珠江流域原著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一考证成果,填补了珠江流域无人文始祖的空白。 四月八日至四月十日在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上,出现了来自海内外十余万各界人士自发组织的“朝圣”盛况,令正在此间开展考察和采风活动的专家、学者们感到“非常震撼”,并惊呼:“如此大规模的民间自发性的祭祀活动,这在当今世上是绝无仅有的。” 专家们认为,广西田阳县境内的敢壮山及其周围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无论从祭祀文化、歌圩文化,还是服饰文化、稻耕文化等来看,都具有代表性。 专家们称,全世界约有一亿人口是壮系民族,其文化受壮民族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还远播东南亚的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并影响侗族、水族、布依族、傣族、黎族、毛南族等民族。 来源:中新网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