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声明:本报道为文章作者亲自提供,首载于广西发行量最大报纸《南国早报》3月21日49版(文娱版封面),特此声明。
文化广西·壮语新歌系列
壮语新歌牵引八方目光
敢壮山盛会广纳民间新秀
南国早报记者 蔡立梅

台湾壮学学者“蚂蚁”(右一)和广西壮学学者潘其旭教授在一起 (廖汉波 摄)
人们是否会关注壮语新歌?本报和广西新闻网、广西电台经济广播、壮族在线网站联合发起的壮语新歌征集活动推出后,一个多月来的事实说明,壮语新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
海外游子网上寻下载 记者在壮族在线网站上浏览网友的回复,看到一位叫“蚂蚁”的台湾网友在寻找新歌的下载地址,因她在澳洲,在线听歌网速慢,有些断断续续的。 远在澳洲的“蚂蚁”是一个研究壮族的台湾学者,心时常“遗失”在她痴迷、眷恋的壮乡。据说,每次来广西,除了走村串寨做访问外,她还喜欢穿着靖西安德的壮族服饰走进南宁街头,逛广西民院校园,在上岛咖啡品茶,“比壮族还要壮族”,以致于大家都把她当“贝侬”(壮语兄弟姐妹之意)看待了,有时深夜忽然接到她从澳洲打来的电话,大家甚至会问她,是不是想家了。想“家”的时候,“蚂蚁”就会上线听壮语新歌,并且把每首能下载的歌都下载,方便自己随时收听。
柳州小伙东北传乡音 “很遗憾,我不懂音乐,但很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想参与壮语新歌征集活动,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在精神上给予支持、鼓励!”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是柳州市的壮族小伙子刘敬柳从黑龙江给记者打来长途电话时说的。 在鸡西大学日语系念大二的刘敬柳告诉记者,他在网上看到有关壮语新歌的报道后,很兴奋也很感动,一直思考自己能为本民族文化的推广做些什么,酝酿多时后,他决定打电话来表示支持,并且自豪地把壮族在线网站介绍给身边的同学,他说:“虽然我没有音乐细胞,但我很想让同学们都听听壮语新歌。”
田阳政府向新歌“抛绣球” 壮族在线网站上的壮语原创流行歌曲点击率、下载量一次次被刷新的同时,一些政府文化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些壮族民间音乐的新生代,并通过广西壮学会和他们联系。 最先向壮族新生代和壮语新歌“抛绣球”的,是百色田阳县政府。据该县党委宣传部部长黄秋幸介绍,百色市第三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4日至6日在田阳县隆重举行,届时将举办“布洛陀·贝侬歌会”,展示近两年来在网络上包装和打造出来的各地壮语新歌和壮族新音乐。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田阳作为布洛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右江河谷及各地的十多万壮族群众都会聚集到敢壮山上朝拜布洛陀,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展示壮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崭新社会风貌的盛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年的敢壮山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最古老的歌圩融进了最时尚的新歌会,据悉,广西著名的焦点乐队届时将会和壮族地区的新生乐队同台秀歌,这必将成为敢壮山盛会中最富吸引力的新亮点。 此外,记者从广西新闻网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4月上旬广西新闻网将推出有关壮语新歌的专题,届时,壮语新歌会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
(《南国早报》2006年3月23日第4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