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僚人家园
-什么是壮民族?
他们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广府人)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
-什么是僚人?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本站遵循其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将之统称为——僚人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僚人人物 >> 人物写真 >> 正文 今天是:
走访武鸣新老“歌王”(上)
作者:蔡立梅    文章来源:南国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8    
          ★★★ 【字体:

转载声明:本报道为文章作者亲自提供,首载于广西发行量最大报刊《南国早报》22725,特此声明。


走访武鸣新老“歌王”(上)
南国早报记者  蔡立梅   车欣欣文/图

    几个月前,著名的壮族音乐家范西姆刚大病初愈,急着到大化采风,寻访当地一位民间歌师。来到歌师家,却被告之:“您来晚了,他3天前刚刚过世。”范西姆一听,当场就哭了——偶然间从一壮学学者口中听到这件事,对范老心生敬意的同时,不禁感叹——有多少藏在民间的杰出艺人,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发掘啊!他们的湮没和流逝,也是民族文化不断遗失的过程,让这些民间艺人走向殿堂,才能让更多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

    于是,我们走向民间。

    蒙水生、蒙海泊,武鸣县新老两代民间歌王,一对浑身洋溢着民歌味道的父子,是我们寻访到的采访对象。


父篇:乐于耕田,喜于传歌

    2月23日下午,我们驱车来到武鸣,备好酒菜———听说老歌王蒙水生生性豪爽,三杯酒下肚,一肚子的山歌必然张口就来。


武鸣老歌王 蒙水生


首演《刘三姐》吹笛三小时

    “来了,来了!”一位干瘦的老先生出现在我们眼前,背有些驼,老先生70岁了,但说话的声音洪亮,目光炯炯。毕恭毕敬让座,倒上他最喜欢的桂林三花酒。酒杯是大杯,起初酒没给他倒满,老先生一看,大声说:“倒满!”倒满了一大杯,老先生才高兴起来,打开了话闸。

    “我从小就很喜欢唱歌,出去放牛听到别人吹笛,很喜欢。后来自己砍来竹筒,做了一把二胡。奶奶教我的第一首山歌现在还记得。”话音未落,他就张口哼唱起来。

     由于从小就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1958年,蒙水生成为了武鸣县第一批文工团员,主要的角色是吹笛手。当年,文工团从柳州彩调剧团借来《刘三姐》剧本,在南宁地区首演。作为吹笛手,蒙水生一连演奏了3个小时。“笛手只有我一个人,笛子吹久了会发热,影响音调,我准备了两把笛子,轮着吹。”

赴北京汇演分饰几角

    虽然是民间艺人,但蒙水生却是科班出身。        

    1964年12月,北京举行中国少数民族汇演。经过层层筛选,凭着高亢的嗓音和多种音乐技能,蒙水生脱颖而出,成为广西代表团大型歌舞《丰收乐》的一员。演出中,他一人分饰几角:既领唱,又吹笛、拉二胡——这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难忘的“登上大雅之堂”的一次演出。

    同年,蒙水生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学了4年的民族声乐。一心想当歌唱家的他,毕业后被分到平果文工团做独唱演员。

    “当时没有什么好歌,除了这首《赞歌》。”蒙水生放下酒杯,双手一展,嘿,一个标准的演唱手势,粗圹嘹亮的歌声忽然响起,仿佛要穿透屋宇冲出去。“报到第一天我唱了这首歌,当时的县领导听了直夸我唱得好。”

为了孩子回乡当教师

    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为了家庭,深爱孩子的蒙水生怀着矛盾的心情,回到武鸣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当时很失望,觉得做歌唱家没戏了。但我们这种人是很乐观的,整天乐呵呵的,和那些唱山歌的一起喝酒,这样他们会唱的山歌我都学会了,哈哈……”

    8年的小学教师生涯,蒙水生业余时间学唱了许多山歌,了解、掌握了许多山歌的渊源。


为传歌走遍武鸣山山水水

    上世纪80年代,中央下文件收集全国各地的民歌,编辑《中国民歌集成》,已经到县文化馆工作的蒙水生负责广西卷武鸣这一部分的收集工作。

    “差不多两年,我走遍了武鸣的山山水水、东西南北。”蒙老把收集到的所有民歌一一翻译成汉语,当年收录在《中国民歌集成》的武鸣民歌有10首,这让他很欣慰。“壮族的民歌实在太丰富了,我收集的大量民歌中,有外来的,还有清朝时代的道教音乐、师公音乐、佛教音乐。”说到这些,蒙老有些兴奋地说,一些民歌歌集和手稿,他还珍藏着,他要将这些民间艺术瑰宝,好好地整理,传给下一代,并代代相传。

“我是爱歌人,不是歌王”
    一次,某媒体记者到武鸣采访蒙水生,问他:“壮族山歌到底是怎么回事?”蒙老回答:“关于壮族民歌,我写的文章有3万多字,用三言两语怎么能讲得完?”

    由于蒙老像一本活的民歌辞典,许多来武鸣的专家、学者经常找他,游客也喜欢找他,慢慢地民间“歌王”就叫开了,但蒙老更喜欢把自己当作一个“爱歌人”,他说:“其实我只是一个爱歌人,对民歌的研究多一些而已。”

    谦虚的蒙老,有时候也很有“脾气”。一次,县里来了一位著名的歌唱家,蒙老和几位民歌艺人奉命去演唱,当时那位歌唱家戴着墨镜,听完后一言不发,“连一声‘再见’都没说就上车走了”,对此,蒙老很生气,说:“这样的歌唱家,很没有‘礼貌’,甚至连‘草帽’都没有!”听着蒙老这番幽默的讽刺,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消亡”

     蒙老爱歌,他希望自己的3个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喜欢民歌,把自己的一辈子的心血结晶好好继承发扬。

    “3个儿子小的时候,我在家里把蚊帐拉开,喊一声,开幕啦,唱山歌啰!”蒙老的苦心栽培在小儿子身上开了花——儿子蒙海泊已经是县里的“新歌王”。但是,“新歌王”不是完全继承“老歌王”,他用摇滚来捣鼓山歌,搞民歌新唱。

     对儿子的“搞古搞怪”,蒙老表示赞赏。

    “上世纪80年代左右,广西民院一位教授问我: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有朝一日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否会面临灭亡的危险?我回答说,我不是刘伯温,也不是诸葛亮,但是我敢肯定,只要我们的民族依然存在,民族文化就不会灭亡,只要民族语言存在民族文化就不会消亡。音乐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工具,我相信500年以后壮语依然存在,虽然那时我已经变成了骨灰。”

     现在出现的壮语新歌,会不会使传统的原生态的民歌、山歌变了味?

     蒙老用毋庸质疑的语气回答:“这是传承,只不过是变化了,不但不会变味,还用现代的手法提升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和现代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合,表现出多种风格,这才是传承和发展。继承不是复古主义,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像我们吃西餐、麦当劳一样,吃来吃去还是要回到吃土鸡、野菜。能走向世界的,还是民族的,特别乡土的,但这种乡土味也是要变化和发展的。”


希望国际民歌艺术节更多展示壮族文化

      痴心于壮族文化和音乐的蒙水生,1994年参加广西民歌节,凭一首《壮人靠党富》获得了银奖,还曾以老歌王的身份,登上“东南亚风情夜”的表演舞台。蒙老还盛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办得好,说这是广西的文化盛典。“记得第一届举办时,我们很高兴,杀了一只鸡,围着电视机吃火锅。但是,后来,我们想看的广西民歌和本土歌手太少了!”蒙老抿了一口酒继续说:“吸收别的文化是应该的,但我们拿什么东西给别人看呢?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唱壮歌,多推壮语歌手,广西的好歌取之不尽,优秀歌手多如牛毛,应该把广西的‘土特产’拿出去亮相,把广西的民族品牌打出去!”

      已经退休在家的蒙老,现在仍初衷不改,每年都会参加武鸣举办的县新创民歌大赛,在歌圩上高歌几曲,过过歌瘾。

    “在灵水公园,每天早上都有人吹拉弹唱,他们让我去,但我不去,我早上起来要熬粥喂鸡,再煮早餐。”蒙老乐呵呵地说,他现在在家种田,给自己家的“地主婆”打工,干点农活,闲时和儿子一起捣鼓音乐,很充实,也很惬意。

     言犹未尽,最后蒙老用筷子和碗当配器,即兴用壮语演唱了一首民歌,虽然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但这位“爱歌者”戴着老花镜弹唱的沉醉模样,已经将我们深深感染……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