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僚人人物 >> 历史人物 >> 瓦氏夫人专栏 >> 正文 | 今天是: |
![]() |
瓦氏夫人忠骨今安在? 岑氏后人守墓话沧桑 | |||
作者:谢寿球 … 文章来源:广西政法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1 ![]() |
|
||
瓦氏夫人忠骨今安在? 岑氏后人守墓话沧桑 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中,明代广西田州(今田阳县)壮族俍兵将领瓦氏夫人可称得上是“巾帼英雄第一人”。她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冲锋陷阵,连歼敌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 瓦氏夫人生前虽然勇冠三军、名震朝野,但死后却相当寂寞,数百年的风雨沉埋,她的灵寝已不知下落。但历史是不会忘记为中华民族的存亡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的,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向田阳县下达了寻找瓦氏夫人墓地的任务。田阳县博物馆经过多方调查,确定了瓦氏夫人的原葬地在田阳县田州镇那豆屯附近,但遗骨在何处却无人知晓。1995年3月,田阳县在那豆屯兴建了瓦氏夫人纪念陵墓,可惜墓中已无衣冠和遗骨。瓦氏夫人的遗骨到底埋在哪里?这成了难解的历史之谜。
我们曾于2002年8月到田阳县田州镇隆平村那豆屯对瓦氏夫人墓做过一番细心的考察。 瓦氏夫人死后3年,岑氏家族按照壮族的风俗为她捡了遗骨,另选风水宝地举行二次葬,人们才知道了她的灵柩的真实埋葬地在田州城南郊的那豆屯。但二次葬后瓦氏夫人的遗骨安葬在何处却又成了历史之谜。按照一些人的传说,瓦氏夫人的遗骨已被迁往她的娘家靖西安葬了。可是在靖西县至今也没有发现瓦氏夫人的二次葬墓。 布兵山中藏古墓 去年12月6日,我们到田东县采访,文化部门的专家反映,在田东布兵镇有一座明代的古墓叫陆夫人墓,陵园规模宏大,墓道前还残留着许多像真人一样大小的石人石兽等雕像,建议我们去看一看。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这古墓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秘密于是约请了有关专家们一起前往布兵镇考察。 陆夫人墓位于布兵镇保利村剥布屯附近一个名叫都仑(壮语意为风门)的山坳上。爬上山坳,大家便发现山道上横卧着许多残缺不全的石人、石狮。石人的脑袋已被砸掉,但是身躯仍相当完整,服饰像是明代的武将。雕像刻工细腻,造型丰满,给人一种气宇不凡的感觉。都仑坳有一个当年风水先生起的地名叫朝天蜡烛,坳上其实有两个古墓,陆夫人墓的台基虽依稀可辨,但坟墓只剩下一个土堆和一块字迹模糊的墓碑。另一个古墓因无墓碑,不知道墓主是谁。 从都仑坳下来,镇干部反映旁边的一个叫交奶的山坳上还有一个古墓,我们随着带路的镇干部登上交奶山坳。一个雕饰精美的八面型古墓便赫然在目。从墓制和造型看,这个古墓很像是一个男土官的陵园。当镇干部咬定这是一个女土官的坟墓时,笔者才注意到古墓正面墓壁上的浮雕,一看浮雕笔者不禁惊呆了,浮雕上刻的是一个端坐太师椅的贵妇人,贵妇人的右侧站着一名手捧官印的丫环,左侧还有一名打着大罗伞的女兵。其余的浮雕分别为麒麟、鳄头蛙、马、羊、鹿,麒麟和羊的浮雕各有两面。每一面浮雕的形象都非常丰满飘逸。
看来,这一带的深山可能沉埋着一段尚未被人所知的历史。 北京专家深山探秘 1月8日,梁庭望先生登上了交奶坳,在女土官墓前细看了刻有贵妇人坐像的浮雕,并向陪同考察的县宣传文化部门领导了解布兵镇明代是哪一个土官的领地,当知道布兵镇是从古田州城所在地祥周镇新分出来的乡镇时,他高兴地说:“这就对了。”他解释说,明朝右江流域上林、泗城、上隆这三个土县土州都出现过女土官,布兵镇属于田州领地,这就排除了这个古墓是其他女土官墓地的可能。他还说,墓壁的浮雕很有壮族特点,特别是鳄头蛙浮雕更是全国罕见。浮雕刻工精美,艺术水平很高,这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从剥布山下来,我们几经周折,终于在今年4月10日找到了剥布山岑氏家族陵墓守护人岑笃益先生。 岑笃益说,他小时候年年跟随叔父岑世杰到布兵镇祭拜剥布山祖坟,亲眼见过古墓的原样。交奶坳的太祖婆墓和陆氏夫人墓的规模较大,但是只有交奶坳太祖婆的墓雕有麒麟,其余的墓雕是狮子等动物。那时的祭拜仪式非常隆重,主祭地设在交奶坳的太祖婆墓下的草坡上,谷布坳和都仑坳的3座古墓是陪祭墓。叔父说,太祖婆是从田州移葬过来的,她老家在靖西,风水先生找墓地时沿着她老家的龙脉找过来,发现交奶坳是龙头,就把太祖婆移葬在交奶坳上。老人们都说太祖婆就是瓦氏夫人。 最近,田东县正考虑修复剥布山陵园,把它开发成为旅游区。瓦氏夫人泉下终于能够安息了。 (编者按:关于瓦氏夫人墓之谜,争论颇多,此文乃一家之言。编发此文,意在抛砖引玉,仅供有识之士参考。)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