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成为东盟游客了解壮民族文化的窗口
2004年7月16日
一面古铜色圆盘模样的铜鼓,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夺目。这面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的铜鼓,重达三百公斤、面径一百六十五厘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带着对广西民族文化的好奇,笔者今日参观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一楼的“古代铜鼓展”展览室里,各种不同类型的铜鼓映入眼帘,太阳纹、青蛙、龟等图案展示着壮民族文化的内涵。
铜鼓是中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博物馆所藏铜鼓数量居世界之首。
今年七月一日,广西博物馆迎来了七十年华诞。在该馆二楼的馆庆展览室,摆满了该博物馆特意为七十周年诞辰庆典而展出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从五万多件藏品中精选出来。有石器,有古玻璃,有玉器。最特别的是一匹高达一百一十五点五米的大铜马,型如奔腾欲飞,不禁让人想起气势磅礴的古代战争场面。
据广西博物馆一陈姓管理员介绍,该馆创建于一九三四年,因为诞生于动乱年代,后又经过“文革”动乱时期,四度迁移,三度改名,先后损失文物三万多件。最终于一九七八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在首府南宁市民族广场东南面兴建了这座大型的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达五万六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
笔者到访时,博物馆的民族文物苑里芦笙悠悠,歌声飘飘,少数民族姑娘热情奔放的表演,让海内外游客顷刻间领略了多姿多彩的壮民族文化。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欢快的队伍中,随少数民族姑娘一起翩翩起舞。
陈姓管理员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首府南宁的逐年举办,必将有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游客来到广西,广西博物馆也必将成为广大海内外游客了解广西民族文化,尤其是壮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