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文学篇 >> 文学作品 >> 正文 | 今天是: |
![]() |
大型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第三十集 | |||
作者:梁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5 ![]() |
|
||
大型重大历史题材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 第三十集 →大型重大历史题材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创作说明→ 第30集 1、倭寇柘林大营 日——外 天上乌云滚滚,地下刮着一阵又一阵的风,吹得倭旗东倒西歪。 风声中,小泉带着石塘湾残兵半眯缝着眼睛退入大营。 2、柘林大营倭寇海盗旗下 日——外 风停了,看着骷髅旗停止了摆动,小泉举起了倭刀,然后慢慢下跪。 身后的众小倭也跟着跪下来,对着骷髅旗默祷。 小泉以头叩地,然后起身。众小倭也随着他作着同样的动作。 小泉十四郎:“〈转过身来,就像恶魔附体,两眼发怔。声调让人头皮发麻。日语〉春日大明神——〈发抖地抬着双手。日语〉春日大明神,她说……明天,太阳将失去光亮,血,就像大海,大海!柘林大营所有的武士们,将要摧毁大明国军队的嘉兴大营——这是可怕的力量!两万名武士,将摧毁一切!” 众小倭:“〈举刀齐呼。日语〉大明神!大明神!” 小泉十四郎:“〈日语〉大明神还说了,她说……明天大战之后,将是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京,那个江南最大的城市,在那里,大明神赐给我们所有的财富……所有的女人……〈喘着粗气〉所有的能当做奴隶的童男!我发誓——” 小泉十四郎:“〈眼睛像狼一样发出红光。日语〉要让大明国的皇帝听到倭人武士的名字就吓得发抖,要让大明国所有的男人都匐匍在倭人武士的脚下!” 众小倭被鼓动得就像喝了迷魂酒,亢奋得哇哇乱叫,手舞足蹈,齐举倭刀。 众小倭:“〈日语〉大明神!无所不在的大明神万岁!万岁!武运久长!武运久长!” 狂叫声此起彼伏,声震大营。 3、嘉兴官军大营 黄昏——外 几骑探马飞驰入营,滚鞍落马,直往帅帐跑去,边跑边喊。 探 马:“报——” 4、嘉兴大营张经帅帐 黄昏——内 张经正与众将商议军情,两名探马狂奔而入。 两名探马:“报督帅大人——” 张经和众将的眼睛齐唰唰地望向两个探子。 探马甲:“明天,明天倭寇将尽起柘林之兵,向我们嘉兴大营杀来!” 张 经:“〈站了起来〉千真万确?” 探马乙:“〈向众将拱手〉各位将爷,千真万确!” 张 经:“〈大击一掌〉天助我老张!诸位将军,咱们就改一下决战方略,先将倭寇引入王江泾,围而歼之,然后乘胜一举铲除柘林倭巢!” 李天宠:“督帅大人,这样一来,反而好打了!不知哪位将军愿去诱敌!” 众 将:“〈纷纷站出〉末将愿往!” 张 经:“〈走下来,望望这个,又望望那个〉好呀,我老张感谢各位将军了!不是怕你们争功,倭寇最想和谁拼命,就让谁去吧!” 阿 俞大猷:“〈也跨前一步〉督帅大人,这么多年,没有哪股倭寇不想要我俞大猷的人头!” 张经不说话,走回帅座坐下。 张 经:“众将听令!” 众 将:“末将在!” 张 经:“明天是决战之局,按预先制定的应变方案,各部要紧紧围击诱入王江泾之敌,务必不使漏网!” 众 将:“谨遵帅令!” 张 经:“〈拿起一个令牌〉瓦参将!” 阿 张 经:“〈激动而愧疚地〉阿 阿 张 经:“〈严肃起来〉瓦参将,明天所有俍兵归你统率,你部既要把倭寇诱入王江泾伏击阵地,又要执行中央突破任务!” 阿 张 经:“俞大猷!” 俞大猷:“末将在!” 张 经:“〈又取一个令牌〉你和瓦参将先去诱敌,然后回到本帅身边协助指挥全局!” 俞大猷:“〈接过令牌〉末将得令!” 张 经:“〈又取二个令牌〉彭明辅、彭尽臣!” 彭明辅、彭尽臣:“〈取过令牌〉末将在!” 张 经:“倭寇诱入王江泾之后,你二部土兵封住倭寇回蹿之路,从后面对他们发起攻击!” 彭明辅、彭尽臣:“得令!” 张 经:“〈朝李天宠和胡宗宪笑笑〉两位浙江百姓的父母官,明天就和本帅看看这些倭寇的下场吧!” 李天宠:“〈朝张经拱拱手,又朝众将拱手〉我二人代江浙百姓感谢各位将军了!” 胡宗宪:“〈也拱手,感慨地〉此战功成,可为击灭倭寇第一功啊!各位将军的英名,可都刻在江浙百姓的心里了!” 5、俍兵大营 傍晚——外 俍兵们都在检查装备和武器,整理马具,一片繁忙。 阿花夫人带着项元池和几个女兵头目走着,巡视着。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一顶大帐亮着光,阿花夫人一行走入帐内。 6、俍兵大营岑大寿和岑大禄帐 傍晚——内 达荣妈和达利妈看见夫人入帐,和身边几个女兵一齐向夫人半跪行礼。 达荣妈等人:“夫人!” 岑大寿和岑大禄一看阿花夫人,亲热地跑过来。 岑大寿:“祖婆婆,祖婆婆!” 岑大禄:“祖婆婆,抱抱!” 阿 岑大寿:“〈豪壮地〉祖婆婆,大寿喜欢打仗!” 阿 岑大禄:“祖婆婆,杀光倭寇!” 阿 众女兵:“是,夫人!” 阿 岑大寿、岑大禄:“〈拍着小手〉好呀,好呀!杀倭贼!” 众女兵和阿花夫人均笑。 7、阿花夫人大帐外 夜——外 阿花夫人和身边两个近侍女兵转身入帐。 9、阿花夫人大帐内 夜——内 阿花夫人走到大帐中间坐墩上坐下,开始解开头发。 阿 两位女兵近侍:“是,夫人!〈转身出去〉” 阿花夫人解开长长的头发,一点一点在往下捋,她神色迷离,似乎满身疲倦。 突然,她的手被另一只手挡住了,一名女侍接过梳子,给她梳着头。 另一名女侍提来热腾腾的水桶,开始用毛巾给她擦洗。 阿花夫人靠在座墩靠背上,眼睛渐渐闭了起来。 热腾腾的雾气中,苍老的面容融入柔软的长发之中,显得慈祥动人。 10、明军炮阵地 晨——外 晨光微明,旗帜纷扬,明军的炮阵地上,炮口就不断地吐出火舌。 炮兵指挥官不时挥旗,指挥填弹,发射。 太阳在东边渐渐亮了起来。 11、倭寇队伍 晨——外 倭寇如潮水般地涌来,根本不顾明军的远程炮火拦截。 他们赤裸着上身,头上绾着奇怪的发髻,不声不响地前行跳跃着。 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前进的人连看都不看,只管前行跳着跑着。 一杆骷髅旗之下,小泉十四郎停了下来,他手握单筒望镜,突然,他的眼睛睁大了。 望远镜头中,出现了“瓦”字和“俞”字将旗。 小泉放下了望远镜,唰地从腰间取出了倭刀。 小泉十四郎:“〈把刀一挥,眼睛充满了狂野。日语〉爱州师!上泉师!我小泉十四郎,禀承你们两大家族的刀法和勇气,在大明神的护佑下,将要与大明国刀圣瓦婆婆对决!武士们,前面就是我们最想击败的对手,为了武士的荣誉,杀啊!” 小泉跳了起来,一马当先,率众倭恶狼般地扑向俍兵和俞大猷部。 倭寇和俍兵、俞大猷部交手不久,两部后退。 倭寇自以为得计,仍像饿狼般地跳跃扑过来。 12、俞大猷骑队 日——外 俞大猷率亲兵们走得慢些,倭寇竟然疯狂奔至,把他和亲兵们重重围困住了。 倭寇狂叫进攻着,俞大猷的亲兵纷纷倒下,情势十分紧急。 13、明军指挥阵地中央 日——外 张经的帅旗左右,依次是胡宗宪、李天宠、东兰土司韦起云,再就是大寿和大禄。 胡宗宪也在用望远镜观察,大寿和大禄着金盔金甲,也和上次一样的兴奋。 众女兵护卫着大寿和大禄,并有几名女兵专门挡在他俩身前。 张经从望远镜见到俞大猷险情,急得直跺脚。 张 经:“〈忙令旗官〉快给俞大猷部发信号,令他们速退,不要纠缠!” 旗 官:“是!〈跑步上高处,挥动旗语〉” 14、战场中 日——外 俞大猷望见了旗语,但左冲右突,仍无法突围,身边卫士纷纷倒在倭刀之下。 一名倭寇连砍两人亲兵,跳近了俞大猷身边,和俞大猷交上了手。 阿花夫人见状,双刀把对手砍死,一纵缰绳,奔到俞大猷身边,架住了倭酋的刀。 阿 俞大猷一紧缰绳,和众亲兵且战且走。 不多时,阿 俞大猷和阿花夫人互相掩护着,撤往小河闪亮的王江泾。 15、王江泾明军伏击阵地 日——外 阿花夫人和俞大猷驰到了大批官军的前面迅速转过身来。 阿花夫人身后唰地排起了众多的俍兵队伍。 不远处的倭寇仍嗷嗷叫着跳跃而来,密密麻麻。 16、明军指挥阵地中央 日——外 张经和胡宗宪放下望远镜,不约而同地对视,然后点了点头。 张 经:“〈命令地〉旗官,发出信号!” 旗 官:“是!” 旗官挥动了旗语。 17、倭寇后方 日——外 倭寇后左方出现了彭明辅部的旗号。 后右方举起了彭尽臣部的旗号。 18、明军指挥阵地中央 日——外 胡宗宪:“〈一边在望远镜中看〉督帅大人,这些倭寇真是一群见血就发疯的狼,真以为把瓦参将和俞总兵咬怕了!” 张 经:“哈哈,〈挥起了一只手〉老张还有杀手锏,让瓦参将和俞总兵喘口气!旗官!” 旗 官:“〈明白过来〉是!” 旗官跳上高坡,这回用的是两只小旗使用的交叉旗语。 19、明军炮阵地 日——外 炮兵指挥官:“〈举着手中的剑〉快,转向,集中所有的炮,就轰中路!” 炮手们纷纷调转炮口,然后百炮齐发,十分壮观。 20、追赶阿花夫人的倭寇人群 日——外 他们人仰马翻,狼狈不堪。 但后面的倭兵仍不顾一切地冲锋,跳跃奔跑着,嗷嗷叫着。 21、阿花夫人和俞大猷将旗之下 日——外 阿花夫人和俞大猷并排站在一起,面色冷峻,眼光如火。 俞大猷面容稍显疲倦,阿花夫人表情和面部轮廓则显得更加坚硬而有性格。 俞大猷:“〈拱手〉瓦参将,毕其功于一役,就看你们俍兵的了!” 阿 说完阿花夫人跳上了自己的战马。 22、俍兵出击阵地 日——外 阿花夫人和项元池等纵马而至。 二千名俍兵“哗地”从埋伏处站起,齐唰唰举起了勾刀。 勾刀手的一旁,随着阿花夫人经过,也从伏身处“哗地”站起戴牛头面具的长矛手。 阿花夫人把马头一摆,面向敌人,只见前面的倭寇冲破炮火的阻击越扑越近。 阿 字 幕:以布洛陀祖公的名义—— 众俍兵:“〈壮语〉以布洛陀祖公的名义——” 字 幕:以布洛陀祖公的名义—— 阿 众俍兵:“〈也举起手,齐声地〉嘎——嘎——” 众俍兵以七人为伍的瓦氏阵法,排成整齐的阵式齐步上前。 23、主战场中央 日——外 倭寇手举倭刀冲向俍兵阵地,俍兵们排成整齐阵式迎向倭寇。 双方越来越近,气氛空前紧张。 阿花夫人:“〈挥手高喝〉十二人成阵!” 队伍中哗地迅速每十二人成独立单元,各种武器和防护装备组合起来。 阿花夫人:“铜牌进!” 十二人方阵中的一名铜牌手哗地举牌上前,树起一片铜牌森林。 倭寇发射的铳弹击在铜牌上,不断碰出火星,发出“砰砰”的声音。 阿花夫人:“〈又一挥手〉藤牌进!” 十二人方阵中的一名藤牌手哗地举牌上前,树起一片藤牌森林。 倭寇箭和铳更是失去了作用,但他们仍面相狞笑着,狂叫着越奔越近。 突然,阿花夫人语气急促起来,连下两个口令。 阿花夫人:“狼牙棒进!长矛进!嘎〈杀〉!” 瓦氏阵法和倭寇的蝴蝶阵硬生生地撞在了一起。 阿花夫人所率骑兵卫队,也迅速和倭寇战成一团。 俍兵身后,还有无数官军冲向倭寇。 倭寇不仅前锋受阻,渐渐也被分割包围,形成各自为战的态势。 这时,倭寇后方杀入了彭明辅和彭尽臣两部的旗帜。 倭寇进退失据,其后方也杀声四起。官军也纷纷杀入阵中。 24、战场阿花夫人将旗之下 日——外 知道陷入了重围,小泉十四郎因绝望而疯狂,手持倭刀疯狂无比。 小泉连杀几名俍兵,一边持刀乱砍,一边疯狂地仰脸大喊着。 小泉十四郎:“〈生硬的汉语〉日本刀圣家族的荣誉——瓦参将!瓦参将!” 项元池和小泉对杀起来,才挡住了对方的凶锋。 小泉十四郎:“〈一边对砍着一边还在疯狂地喊〉瓦参将!瓦参将!日本刀圣的对决!” 阿花夫人飞驰而至,看到小泉疯狂的样子,跳下马来。 项元池见状,转身砍杀别的倭寇。 小泉看到了阿花夫人,瞪着发红的眼睛,喘着粗气,像一匹野牛一般逼向阿花夫人。 小泉在距离阿花夫人十几步,就狂叫着跳向夫人,和夫人交起手。 小泉与阿花夫人的厮杀,使尽了阴流六式的刀法。此处设计一套精彩刀术动作。 黔驴技穷的小泉没能占到夫人的半点便宜,绝望地进攻着,一面疯狂地吱哇乱叫。 小泉最后被阿花夫人一刀砍飞了头颅。 小泉丑陋的头颅嗖嗖地飞了起来,啪地掉入了污水之中。 25、战场大全景 日——外 倭寇四散奔逃,俍兵、土兵、官军们胜利追歼,形成一个极其壮阔的战场场面。 大批倭寇被迫退入河中,在水里挣扎,淹死在水里不计其数。 26、明军指挥阵地中央 日——外 “张”字帅旗之下,站着张经;左侧过去是“胡”字将旗之下的胡宗宪。 张经帅旗右侧是巡抚李天宠,再过去是田州土司图腾旗之下的大寿和大禄兄弟。 岑大寿和岑大禄周围有达荣妈和达利妈率众女兵护卫。 田州土司的图腾旗再过去就是“韦”字土司旗,旗下站着东兰土司韦起云。 张 经:“〈放下了望远镜,感慨地〉阿 人俍兵慷慨报国之志,此战足以彰显!中华疆土无南顾之忧啊!” 这时,一名牙将跑到张经跟前,半跪行军礼。 牙 将:“报督帅大人——倭寇几乎被全部歼灭,逃回柘林倭巢的不过几百人!” 张经、李天宠、胡宗宪三人相顾而笑。 27、主战场 日——外 处处浓烟,处处是倭寇的尸体和残缺的兵器。 “瓦”字将旗和其他明军的旗帜在半空中飘扬着。 阿花夫人立马在风烟之中,手握双刀,像一幅永恒的雕像。 28、驿道 黄昏——外 八百里急报的急使在驿道上奔跑着。身后跑过的路顿时尘土飞扬。 急使头伏在马鞍上,手持马鞭急驰。 急使跑在缓山坡上,又从山坡驰下。 骑马穿过一片林子,阳光透过树叶打在他的身上,路边的野兔嗖地蹿入草丛。 急使的马蹄溅起小河里的水,马驰上河岸草地。 急使的马拐上驿道继续向前奔驰着,消失在路的尽头。 29、北京城门 晨——外 八百里急报的急使驰入城门,边驰边喊。 急使甲:“东南大捷,东南大捷啊!” 守城门的士兵看到急使的服饰标志,急忙帮着驱赶人群,让急使通过。 看着一个急使刚刚过去,守城门的士兵还没缓过气来,又一个急使接踵而至。 急使乙:“八百里急报——大捷啊!” 守城门的士兵不得不又一阵手慌脚乱。 30、北京皇城城门 晨——外 急使甲驰到皇城城门前,翻身下马,手捧捷报就往里跑。 急使甲:“东南捷报,呈大明内阁——” 站在城门的士兵刚刚把马牵好,又一个急使飞奔而来。 急使乙:“八百里急报,送大明内阁——” 士兵们又是一阵慌乱。 31、北京皇城大殿玉熙宫 晨——内 透过纱缦之内,可见嘉靖刚刚打完座,收了功。 黄公公刚要给他送上盆子,听到殿外传来吕公公的声音。 吕公公画外音:“〈激动得几乎不成调〉皇上,大捷!皇上,大捷啊!” 嘉靖帝也听到了声音,停止了动作。 吕公公急急入内,满面笑容地跪倒。 吕公公:“〈呈上报捷奏书〉皇上,东南大捷!” 黄公公用托盘把奏书托上,送到刚刚坐到御座旁的嘉靖帝身边的垫子上。 嘉靖帝看了看,眉头紧锁。原来,捷报奏书竟有两份。 吕公公:“〈会意地〉主子,奴才送来的是两份报捷奏书。一份是徐阁老拟票呈上的总督张经 报捷奏书;另一份是严阁老拟票呈上的赵文华的报捷奏书。” 嘉靖帝的脸色和表情顿时复杂了起来,他似乎漫不经心地拿起其中一份。 . 32、明军出击阵地前 晨——外 这是一个明亮的清晨,明军团团把倭寇拓林老巢团团围住了,即将发起总攻击。 明军将士成排成队,一扫往日疲弱之态,手持各种武器,威风凛凛,充满必胜信心。 张经全身披着金盔金甲,正在给各部发布命令。 张 经:“〈指着柘林方向〉这些王八羔子们,都缩在王八壳子里,不敢出来了!咱们今天,就要去捉王八,把这些丑类从王八壳里抓出来!” 众将一阵哄笑。 张 经:“〈骑上了马,纵马来到更多的士兵跟前〉将士们,你们的前面,就是倭寇盘踞了数 年的柘林大营!有多少罪恶,在那里发生过,又有多少次,倭寇从这里出发,流窜到沿海村庄残害百姓!以至于沿海百姓家家有丧事,夜夜闻哭声——今天,这个害 人的巢穴,就要被我们铲除了,那里面的害人魔鬼也无路可逃,就等着伸脖子让 咱们砍了!下面,本帅——” 张经正要发布出击命令,突然一群锦衣卫飞驰而至,领头的老远就喊。 锦衣卫头目:“圣旨到——张经及众将接旨!” 随后,赵文华和他的从骑也赶到了。 张经愣住了,众将也感到莫明其妙,看到赵文华掏出了黄卷圣旨,只好下纷纷跪倒。 赵文华:“〈阴阳怪气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江泾大捷,赖督察沿海军务之赵文华,严饬军民进击,并有胡宗宪全面擘划,及俍兵、土兵之勇,遂成其功!赏阿花夫人银三十两,彩缎三表里;赏胡宗宪银二十两,彩缎二表里,余如彭尽臣、彭明辅、韦起云等,由军门叙功奖赏!〈声调严厉起来〉着将靡饷殃民,畏贼失机之张经、李天宠、汤克宽等逮捕到京,下刑部问罪;俞大猷削去总兵一职,军营戴罪立功自赎!钦此!” 所有的人一时都愣住了,竟然寂静无声,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片刻之后,全军跪倒。 众将和众士兵:“〈人人悲愤〉皇上,冤枉哪——” 张经挥了挥手,全场又静了下来。 张 经:“〈和获罪众将叩头〉臣等领旨谢恩!” 张经站了起来,摘下官帽,伸出脖子来让锦衣卫戴上刑具。 李天宠和汤克宽也默默作着相同的动作。 俞大猷也默默摘下了自己的头盔。 三人在锦衣卫的押送下,转身而去,满腔悲愤,踉跄而行。 赵文华等也故作威严,率从骑转身。 韦起云:“〈突然间喊起来〉我们不要赏赐,我们要督帅大人哪!” 阿 阿花夫人身子摇晃了一下,竭力挺住。 全军将士捶胸顿足,大声呼冤,声震天地。 阿花夫人眼前一黑,身子往后倒了下去。 33、路上 黄昏——外 残阳如血,风尘满路,三辆囚车在锦衣卫骑队的押送下辘辘而行。 三辆囚车里依次闪过张经、李天宠、汤克宽的面孔,他们蓬头垢面,两眼含愤。 字幕: 张经、李天宠于当年〈嘉靖三十四年〉五月被捕,十月被冤杀。 34、俍兵大营阿花夫人帐内 日——内 病中的阿花夫人躺在军营大帐内,由达荣妈等近侍女兵服侍着。 阿花夫人从睡梦中睁开了眼,看到女兵们。 阿 达荣妈:“哎,夫人!〈给她递上了一碗水〉” 阿花夫人喝了水,仍躺在床上。 阿 达荣妈:“回夫人,快十天了!” 阿 达荣妈:“是啊夫人,新总督下令遣返俍兵和土兵,就是夫人您病着,才没催我们开拔!” 阿花夫人显然还虚着,又闭上了眼睛。 达荣妈掩好阿花夫人的被角,轻轻走出去。 35、俍兵大营阿花夫人帐外 日——外 达荣妈出来,向白泫、卢镗、邹继芳和身着百姓衣服的俞大猷等一班官军将领拱手。 俞大猷:“〈着急地上前〉夫人身体如何?” 达荣妈:“〈摇摇头〉诸位大人,夫人还是没有力气起身见诸位大人!” 俞大猷等众将摇头叹息,神情复杂。 俞大猷:“夫人年近花甲,从二月份率俍兵将士到浙江,征战劳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又为张大人的事痛彻心骨呐!” 卢 镗:“〈愤愤地〉俍兵、土兵善战,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任总督大人遣回俍兵、土兵,真是——唉!” 俞大猷:“〈朝达荣妈拱手,忍住泪〉我等——就告辞了!” 达荣妈:“各位大人慢走!” 众将正要转身,突然一齐愣住了。 阿 只见身子虚弱的阿花夫人在两位近侍女兵的搀扶下出现在帐门口。 众 将:“〈齐唰唰躬身施礼〉夫人,夫人啊!〈哽咽着〉” 阿 众 将:“夫人保重!” 众将均叹息,默默转身,离开阿花夫人帐外。 36、阿花夫人帐内 日——外 阿花夫人躺在帐内,众女兵近侍守候着。 阿 阿 达荣妈:“回夫人,全军上下都收拾好了,就等着夫人能起身了!” 阿 达荣妈:“都好!达利妈那边的人手看着呢!” 阿 达荣妈:“〈不忍地〉没有!” 阿 达荣妈:“〈着急地〉夫人——” 阿花夫人又一阵晕旋,女兵们忙把她扶好,重新躺好。 阿花夫人闭着眼睛静静的躺着,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画面一:青青绿草的原野上,一个当地儿童用上海话唱着:“花瓦家,能杀倭——” 画面二:陈师爷捋须微笑,朱察卿和张之象两名儒生,摇头晃脑地联诗句。 画面三:风烟之中的“瓦”将旗之下,阿 37、俍兵大营 黎明——外 晨曦初露,俍兵大营敲起了撤营鼓,俍兵默默整队。 没有喧哗,没有太多的声音,头领们站在自己的队伍前面,准备拔营回广西。 阿花夫人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就要上马。 突然,纵马转身之间,她惊呆了。 只见无数百姓抬着一块大匾,上书“石柱女将军”,向她走来。 为首的正是陈师爷和朱察卿、张之象两名学生,及弟子项元池。 陈师爷扶着手杖,颤颤巍巍向她疾行,阿 阿 陈师爷:“〈含着泪花〉阿花啊,你这一回田州,先生这把老骨头,再也见不着你喽!沿海的百姓们,他们可真难过啊!” 朱察卿、张之象:“〈拱手,含泪〉师姐大人!先生说的可是实话呀!” 阿 项元池:“〈走过来,扑通跪下,连叩三个头〉师父!” 阿 说罢,阿 陈师爷:“〈以手掩面,颤声地〉阿花——” 朱察卿、张之象忙扶住了他。 俍兵队伍纷纷转身离去,百姓们纷纷下跪,感激之声此起彼伏。 38、路上 黄昏——外 江南水乡古村落,河道上横着老船,河岸走来俍兵队伍,野老村夫们站在村头相送。 “瓦”字将旗之下,阿花夫人骑着马走着,她满身疲惫,神情憔悴。 岑氏土司图腾旗之下,行进一辆的马车,岑大寿和岑大禄掀开车帘,顽皮地嘻笑。 俍兵队伍走远了,身后,传来声音越来越大的上海话童谣。 童 谣:花瓦家,能杀倭,腊而啖之有如蛇—— 花瓦家,能杀寇,擒而剥之有如狗—— 煌煌帝王使,相顾花瓦家,青青官宦人,下访花夫人—— 39、水路上 晨——外 回到了珠江水系的河道,阳光从江面,从两岸山顶倾泻了万道霞光。 阿花夫人和身边女兵站在船头,任头发纷扬的画面。 一溜船队浩浩荡荡,都飘着“瓦”字将旗。 40、广西的驿路官道 晨——外 山青水秀,如梦如幻,山野间若隐若现地响起了山歌声。 头领们骑着马,士兵步行,俍兵们眼神喜悦,为回到了广西故乡而兴奋。 41、田州城门 日——外 城门外,田州百姓出城等候,一看到俍兵队伍的身影,立时沸腾了。 鞭炮齐响,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一队舞狮在前头引导,摇头摆尾,极尽欢乐之情。 田州的百姓们,提篮抬担,取出食物,塞到回乡的子弟们手里。 42、田州街道 日——外 进城的阿花夫人和众头领在马上向父老们频频抱拳行礼。 金盔金甲的岑大寿和达荣妈同乘一匹马,岑大禄和达利妈同乘一匹马。 两人一副大人样,也神色自然地跟在曾祖母的身后,享受着凯旋的时刻。 老态龙钟的达妮从人群中挤出,拼命地招手喊着。 达 妮:“阿花!阿花呀!” 阿花夫人从马上下来,热泪盈眶地和少女时代的朋友拥抱在一起。 不一会儿,老态龙钟的卢苏老总管也从人群中走出,乐哈哈地拉着阿花夫人的手。 马贩子黄爷也出现了,高兴地挤在阿花夫人的身边。 人群沸腾,拼命鼓掌欢呼,和鞭炮声、唢呐声、鼓声交织成一片。 43、岑氏家庙祠堂前 日——外 众长老笑容可掬,恭候在祠堂前。 百姓们簇拥着阿花夫人来到岑氏家庙祠堂门前。 阿花夫人看了看匾额上的字,满含泪花,撇开众人,独自走入祠堂。 44、岑氏家庙祠堂 日——内 岑氏历代土司画像挂在墙上,个个牌位前都有点好的香炉。 阿花夫人面对岑氏历代祖先跪下了,叩了三个头,然后站起来。 阿花夫人来到岑猛画像面前,看着岑猛那张可亲的威严的脸。 阿 刚刚说完,听到家庙外边一声传呼。 钦使画外音:“圣旨到,阿 阿花夫人怔了一下,转身出屋。 45、岑氏家庙祠堂门前 日——外 阿花夫人走出祠堂,看到一队官衣鲜亮的军校簇拥着一位笑容可掬的钦使。 面对钦使,阿花夫人和众百姓跪了下来。 钦 使:“〈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田州壮家子民,慷慨报国,杀倭立功,特传诏天下,以示嘉勉!俍兵统领瓦氏阿 阿花夫人叩了一个头。 阿 阿花夫人接过了圣旨,站了起来,军校们把皇上赐物抬了过来。 钦 使:“〈笑容满面地〉夫人啊,皇上赐给您的,可都是世上难找的罕见的宝贝啊!这方墨砚放入墨汁,一年也不会干喽;这个瓷碟,盛肉多久,也不会变馊!” 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百姓们:“〈振臂高呼〉皇上万岁!大明国万岁!皇上万岁!大明国万岁!” 在热烈的场面中,阿花夫人激动地和笑眯眯的钦使站在一起。 46、岑氏家庙祠堂前空地 夜——外 两堆熊熊的篝火映出百姓们兴奋的身影神情,夜空一片通红。 在乐器声中,众百姓跳着场面壮观的壮族《劈火舞》。 46、田州土司府校场钟鼓楼下 晨——外 钟鼓楼上的巨大铜鼓迎着晨光发出灿烂的光芒,鼓手赤裸着上身一下一下地擂着。 铜鼓声声,震动四方,土司校场上列队站满了各乡土目、俍丁和百姓。 在铜鼓声中,人们抬起各种祭品,一队一队地出发,前往敢壮山。 47、敢壮山下大道 晨——外 人如潮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人人挑担提篮,赶往敢壮山下。 人们抬着巨大的猪头、牛头和粽子络绎不绝地走着,神态虔诚,满心喜悦。 48、敢壮山下祭祀广场 晨——外 俍兵们披草衣,手持长矛,肃立朝拜大道。 大道两侧石雕雕着鸡、牛、鳄鱼等各种图腾形象,大门古朴神秘。 巨大的铜鼓竖立山门,山门之上,就是朝圣广场。
49、敢壮山下朝圣广场 日——外 一排唢呐手同时朝天猛举,吹起了唢呐。 在唢呐声中,一群神情庄重的麽公们抬出了巨大的布洛陀塑像,端放正中。 唢呐声停了,以十万计的壮人百姓都在观望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阿花夫人和众土官土目站在最前一排上。 一个高龄大麽公身着最华丽的祭师服出场。 大麽公:“击鼓——” 铜鼓手猛地连敲三声铜鼓:“咚”,“咚”,“咚”—— 大麽公:“击第一次鼓,惊动到雷神,地神,水神,三界三王——” 话刚落音,铜鼓手又敲了三声铜鼓:“咚”,“咚”,“咚”—— 大麽公:“击第二次鼓,惊动到天下,地下,水里,四面八方——” 话刚落音,铜鼓手又敲了三声铜鼓:“咚”,“咚”,“咚”—— 大麽公:“击第三次鼓,惊动到壮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成群结队朝拜布洛陀,朝拜姆六甲——鸣牛角号,升旗——” 身披草衣的十名号手吹起牛角,祖公旗升了起来。 大麽公:“鸣炮12响——” 12个身着草衣的老人用手中的燃香按顺序点着了礼炮。 炮声炸响,震得山谷回荡。 大麽公:“炮响神灵到——请阿 阿花夫人举起巨大的燃香,一步一步走上前去。 她恭敬地插在巨大的香炉上,并向祖公塑像礼敬参拜。 阿花夫人回过身来,从身边的女兵近侍拿过文案,用壮语读起了祭文。 在阿花夫人的壮语读音中,显出祭文字幕。 祭 文:威威吾祖,功德何隆。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排难解忧。逐雷于天,驱虎于林,降额于水,三界三王,吾主大地,繁衍人类。历代子孙,英豪辈出,遂有俍兵,赴海抗倭—— 激动人心的花神歌主题音乐响起。在阿花夫人宣读祭文的画面中闪出字幕。 字 幕: 第二年,传奇英雄岑氏花〈瓦氏夫人〉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瓦氏阵法,后被抗倭明将俞大猷、戚继光、谭纶吸收,发展出鸳鸯阵,推广应用于明朝军队,彻底消灭了为害中国百年的倭寇之患。 瓦氏双刀术,由她的弟子天都少侠项元池发扬光大,影响了中国武术界。 阿 全剧终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