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旅游篇 >> 旅行资讯 >> 正文 | 今天是: |
![]() |
德保通怀河:“处女河”,谁来完成探察首漂? | |||
作者:布侬伊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4 ![]() |
|
||
更多相片和评论请参考本站论坛同名帖子: 通怀河:“处女河”,谁来完成探察首漂? “仙佛未经吾独往” ,“奇境天留词客赏” 。早在200多年前,清乾隆“三大家”之一赵翼到镇安府(治所在今德保县城)任知府(太守)时,宛若独赏那“仙佛未经”的幽深奇境而怡然自得。他出巡的足迹遍及府署各地,领略了妍丽多姿的边疆风光,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壮乡山水的诗篇。 而如今,古镇安府署所在地德保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开发,其中的通怀河就是一条流淌在深山幽谷中的“处女河”。6月12日,我们有幸应邀亲临其境作探访,初识她那源出奇洞、小巧透人、婀娜清秀的面容。 通怀河的一支水源,出自龙光乡通怀村通怀屯后面古树参天的山腰洞穴暗流,与燕峒乡地下河相通。据说,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旧时还有“都当”(巨蟒)出没。屯前是一片水成岩的坡地,早已开垦成梯田。我们从田基垒放的岩石中,还发现有树叶和动物化石,而且俯拾皆是。可以想象在亿万年前神奇的天工造化,那伏流喷涌、涤荡一切的磅礴气势而令人惊叹! 在坡地下方,是一道高约50米、宽约100米的断层山崖,在树丛古藤覆盖当中,倒挂着一排排长满青苔的石钟乳,啊,那原来是一处高程瀑布群!刹时,眼前出现了旷古奇观的幻景:那从山腹中涌流、又往断崖下奔泻,聚成蔚然壮观银练的瀑布;那有如高弦急管、雄浑激越的隆隆水声;那恰似银河飞泻、排山倒海的滔滔水势;那宛若珠光闪烁、五色生辉的茫茫水雾,是多么令人向往! 此时,邀请我们前来考察的李老总便解释说:“通怀河”就是因为古时有这大个瀑布而得名的。“通怀”是壮语地名。“通”即“瀑布”,“怀”即“藤”。“通怀”意思就是“长有古藤的瀑布”。后来,不知哪个年代,有人来到山上的出水洞口定居,为了开垦田园,把水拦截分别引向两侧,这样大瀑布也就逐渐消失了。他还说:“要是在保障灌溉农田的前提下,把这股泉水往原处开流,那‘通怀’壮观的瀑布奇观将会重现。”是啊,我们觉得,在德保鉴河由于建了多级水电站,河道生态遭受破坏的情况下,若复原“通怀”瀑布,也许能给当地增添一处亮丽的景观,这可是为开发曾被赵翼誉为“仙境”的古镇安府旅游资源的积极思路。 我们说通怀河是一条“处女河”,还因为它仍保留着一段适宜漂流的山地河道,而至今仍是无人问津、无人探察、有待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 通怀河离德保县城30公里,从德保县城经足荣镇那亮村被称为“壮族传统干栏民居建筑群博物馆”的那雷屯至荣华乡公路通达,驱车40分钟,便可抵达发源地之一通怀屯。 通怀河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464﹒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430米;多年平均流量9﹒2立方米每秒。河面平均宽度约20米,至红山屯汇入鉴河,向东流至田东县作登乡称龙须河,注入右江。由于通怀河水源来自地下河,河藏不深,清澈见底,鱼儿畅游,生态环境良好。从通怀屯到红山屯5公里河段可漂流,两岸是翠峦奇峰,红棉树挺拔,凤尾竹掩映,一派秀丽风光。 我们沿着河岸考察,只见一道清流在谷地中婉蜒穿行。河段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有十几处落差在2至3米之间的河滩,若漂流其间,定颇为剌激而又有惊无险。还有几处古树横遮、密菁覆盖200至300米的峡谷河段,当穿行其中,会令人有回归大自然而清爽惬意的美感享受。当地水电站职工曾试漂,全程约一小时。我们认为,只要将河道稍作清理,即可成为吸引男女老少乐于漂流观景的好去处。 妙哉!通怀河——“处女河”,谁来首先完成探察漂流?! 在兴奋之中,听说县里已批准在通怀河的下游又建一个500千瓦的小水电站,不觉令人感到不解而沮丧。若真的为了这区区500千瓦电力而拦河筑坝,生态遭到破坏便可想而知,通怀河的美景也将不复存在了,这是值得深思再三的。县里应重新审视对通怀河的开发,到底要采取何种方式为最佳,权衡一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得失利弊。 为此,我们建议:应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把通怀河作为旅游景区来开发,复原通怀瀑布,在下游的5公里河道搞漂流项目,定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从而取得长远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将其与那雷壮族传统干栏民居建筑群和峡谷等景区连成一体,就会形成从德保县城、那雷、通怀到荣华,随着公路延伸至田东作登的旅游带。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热心生态旅游的网友、漂友们,何不捷足先登,到德保这条“处女河”来作探察首漂!?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显示你们的胆识、体质和技能。同时,让人们充分认识通怀河的真正价值,提升它的旅游文化品位。藉此,为保护这条河的生态作出努力,让200多年前的“仙境”余晖映照壮乡。(布侬伊笋)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