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族概况
山魂水魄
骆越长风
族聚落
踏歌起舞
 

新闻·纪实

本资讯中心长期提供濮僚(壮族·布依族·岱侬族)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旅游等资讯,转载或抄录请注明:《濮僚网·壮族在线》《木棉会·国际僚人资讯与协作中心》友情提供。

一个人的村庄

来源网站:网易-文化频道 作者: 尹鸿伟 蒙令华 (05/08/2000)

2002.08.24 编辑
-------------------------------------------------------------------------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麻屯有100多人,而现在常住的只有凌阿婆一个人了,它在一天天陈旧
阿婆每天一个人坐在门口,看着曾经热闹的村庄。)
  
  现在,阿婆是村里惟一的居民。她说,“这里有我自己的房子,这里才是我的家。”
  1999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桐棉乡(街)92岁高龄的凌娣贵阿婆决定回到茂密的山林里去。在此之前有大约两年的时间里,阿婆所在的那个壮族自然村———那麻屯一度没有人居住了。
  那麻和阿婆
  2000年4月21日,记者从桐棉乡政府出发,沿着密林中的弯弯小道,在鸟语花香之间徒步半个多小时,眼前豁然开朗,到了。隐蔽在密树丛林之间的,是那麻屯。
  进村就可以看见10多间完好的土砖瓦房,阿婆的房子就在村口,而阿婆正好坐在自家门口,看着前面几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见有陌生人来到,阿婆在阳光里慈祥地笑了,用壮语说了好几遍:“来家里坐。”
  阿婆在热闹的桐棉街上住了两年多,但两年多的热闹也不足以让她忘记那麻的幽静和习惯,忘掉那麻70多年生活的记忆,所以她在1999年7月一定要回来住。
  “落叶应该归根。”阿婆不断对儿女们说。
  拗不过阿婆,儿女们只有答应,而且这也是当地壮族的风俗。但让92岁高龄的阿婆一个人回去住也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村里已经没有人住了。
  “阿婆回到那麻的确比在桐棉街上生活时精神多了,每天都能吃三餐,正餐不但能吃两碗饭,能吃很多本地种养的蔬菜、木耳和猪肉,还能喝半碗当地人酿的米酒呢!”
  三个儿子商量后决定轮流去那麻照顾阿婆的生活,反正老大、老二已经退休,老三的电影站也因为效益不好事情少。他们约定每人照顾1个月时间,其中包括负责所有的开支。三个女儿也经常抽空来看看阿婆,带些她爱吃的东西来。
  绿树环绕的那麻空气十分好,阿婆每天晚上7点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然后到村前村后走一走,村里没有人,只有一道道紧闭的房门,从这些门前慢慢走过,阿婆总是习惯地回回头。
  “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因为她很少向我们说起;也因为她的耳朵不太好使了,说话也不太利索,我们也很少与她说话了。”三儿子这样介绍。
  有时阿婆也会走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树林中、田地里,如同以前一样,她总要随手带一点生火做饭的干树枝回来……那些都是阿婆以前走过、劳动过的地方,那些地方曾经给阿婆带来许多的东西,也耗去了阿婆的许多东西,陪伴了阿婆的一生。
  更多的时候,阿婆都端坐在家门口看着面前的小路,一坐就是大半天。阿婆很喜欢让人给她照相,她甚至愿意按照别人的要求笑眯眯地摆个姿势,她更乐意同后代们合影,尽管脸上皱纹又多又深,但每到这时候她的眼睛都会放出光彩。
  每天上午,会有一些搬到桐棉街住的村民带着孩子回来,大人在田地里像以前一样劳动,而孩子们欢笑着,熟练地采摘树上压弯了枝头的李子。
  “事实上我们是家住在城镇里、农村里还有田有地的农民。”尽管在桐棉街做生意已经能够保障生活所需,但他们还每天回到那麻的田地里去劳动。
  “一方面这是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生活需要,再说放荒了田地是一种罪过。”
  那麻的村民还要种田的另一个原因是要按国家规定交公粮,既然身份还是农民,就还要种田,公粮是要交给乡里的。
  但村民们已经不习惯、不愿意住在村里了,所以把所有贵重的物品都搬到了桐棉街,那麻几乎就剩下了一间间空房。以前的那些房子如今的用途差不多就是劳动休息、堆放农具了。
  乡干部希望村民们搬到桐棉街上,哪怕他们今后只做生意把田地租给别人种也好,只要公粮有保障。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了。
  由于没有人居住,也就没有牛马鸡禽,而搬到桐棉街上住的人们也不方便再养牛马,所以如今他们都使用小型农机,“小铁牛代替了大水牛”。这样的方式在附近的其它村里却没有那么普及。
  也就是这样的原因,如果不逢赶集天,桐棉街上的人就没有下午多了;而那麻村里只有白天才会有人出现,到了晚上就只有阿婆一个人了。
  阿婆的儿女
  “我在大约十八九岁的时候从外村嫁来的,那时候这里只有三四户人家。”
  从那以后70多年的时间里,阿婆一直贫穷地住在那麻,并且生下了3男3女。
  那麻的男人们都姓王,这也说明了他们都有亲戚关系,而阿婆现在是年纪最大的健在者。由于不断有村里的姑娘嫁出去,也不断有外面的姑娘被娶进来。到八十年代中期,村里的人家增加到了10多户,已经有了100多人。而至今为止阿婆已是五代同堂,连各代女婿媳妇一并共计有了112个后代。
  1996年,阿婆的老伴去世了,然后,孤单的阿婆在当年底被三儿子接出山来到桐棉住。阿婆的三个女儿都嫁到外村去了,因为都还住在农村,所以她们的生活和在那麻相比较,似乎差不多。但三个儿子就不一样了。
  大儿子王金绪今年已经72岁,他在解放前上过高小,而这样的文化已经足以让他在当地成为一名小学校长了。工作了40多年后,他光荣退休了,然后在乡里的街边盖了房子开了个小店,脸上挥不去的笑容证明他生活得很滋润。
  1965年,老二王金秀光荣参军,到广东当了两年兵后退伍到了县糖厂工作,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老三王金生在1966年到乡里、县里的电影队当了电影放映员,并在1972年被调去南宁工作。
  然而到了1980年的时候,老三要求回到乡里工作了。“当时在城里工作工资每月29元太低了,自己生活都难,就别说给老婆孩子有什么帮助了,而回到乡里可以帮助老婆干些农活,至少不会被饿着。”
  在七十年代前期,那麻的村民们是不太愿意出门的,如同老三的情况,在外面谋生还不如回乡里村里栽田种地。
  1969年,国家修通了桐棉通往越南停立县的公路,而为了方便,当时还称为“公社”的桐棉乡政府也搬到了离公路还有1公里远的地方。
  因为公路修通了,来来往往就有了许多人,大约到了1974年慢慢有人到公路边摆小摊,出售一些当地的土产品给过路人,后来也有人到山外面批发些东西回来卖,那麻的村民就是那时候开始有人出门做生意的。
  由于有生意可做,有钱可挣,很多人干脆就在公路边搭起了简单的房子住了下来,到了大约1985年,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那麻的人。
  “一方面那麻离公路比较近,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村里先有人出去工作、做生意都比在村里生活好些,而且也不怎么耽误栽田种地。”
  于是在相互影响、相互邀约下,那麻的人一个个、一家家搬出村了。
  “到1996年,那麻就剩下阿婆和老伴了,等老伴去世,阿婆到了桐棉街上和三儿子一起住,那麻就没有人住了,直到阿婆回来。”
  那麻的人们
  跟着走出去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理由:或者是跟着儿女住的老人,或者跟着丈夫住的妻子儿女……总之大约到了九十年代初,那麻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村里的王杰容是1982年到当时还叫做“公社”的桐棉乡政府从事后勤工作,到了1985年,当他看到桐棉街上住的人越来越多,就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从那麻搬出来街上和自己住了。他的妻子先是在街上、路边摆摊卖蔬菜、卖水果,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一点钱后,又开始开店做起了百货和服装生意。两年前他家在街上买了一块地,建起了一幢三层的小楼,过上了让许多人羡慕的日子。
  就这样,那麻的16户人家陆陆续续搬到了桐棉街上,他们中的一部分依附于在乡里上班的家人,但多数人还是在街头路旁做生意。后来有的人把生意做到了宁明、南宁,也有人到了广东。到了1998年,那麻搬出来的人都在桐棉街上建起了自己正式的房子,不少人都是三四层的小楼。
  走出山,来到公路边的人越来越多了,在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市,而乡政府也看见热闹也于1974年搬到了公路边,和大家在一起。如今桐棉街上也有了近5000名居民,桐棉乡盛产松脂、木材和八角(一种食物配料)等等,也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物产,而且在距离桐棉街2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还出现了一个中越边贸点,所以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桐棉街的常住人口里又掺进了来自云南、广东、四川和贵州等等外来生意人,到后来还有一些从越南偷偷嫁过来的女人。
  每天清晨6点,还有一趟班车从桐棉街直接开往首府南宁,通常都能坐满了人。和所有容易自豪的人一样,桐棉人还给自己的家乡取了个名称叫作“小香港”。
  1985年,第一户人家正式从那麻搬到了桐棉街上住,以后就多了。
  “我们都愿意搬到桐棉街上住,除了这里好挣钱生活比山里好,还有就是交通便利,哪怕这样并不能改变我们农民的身份。当然,这个身份对依然还要种地的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王杰容这样解释。
  有人说:“桐棉街的形成和兴起与1969年修成的这条公路是完全分不开的。”
  同样的道理似乎也合适于那麻,一切源于经济的力量。
  生活这样改变
  桐棉乡的一名乡干部称,他们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附近的村民们都能像那麻的村民一样,不需要政府出钱动员,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搬到街上来住,这样做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迅速扩大桐棉街的人口数量和城镇规模,二是可以改变村民们以往的相对封闭的经济、文化思想,而且这样做也不会妨碍村民们原来的农业生产。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桐棉街在不断扩大,街上的人在不断增多,而那麻只有阿婆一个人了,那麻在一天天陈旧。
  有乡干部这样比喻:事实上,阿婆已经成为中国众多那麻式村庄里旧式农民们的象征,阿婆的固守和那麻的变迁以及桐棉街的形成都将可能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一段历史记忆————年老的阿婆总有一天会逝去,陈旧的那麻也将会消失,而桐棉街可能将长期存在。
  尽管有不少那麻人表示:等自己年纪到了差不多的时候,他们也要像阿婆一样叶落归根,因为在那麻住的人从来没有在80岁前去世的。但可能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今天住在桐棉街的那麻人明天将会生活在哪里?

您的位置:濮僚网·壮族在线>>>木棉会>>>濮僚资讯>>>新闻·纪实>>>一个人的村庄
关于本站 | 联系本站 | 站务中心 | 僚学中心 | 资讯中心 | 影音专区 | 友情链接
2001-2002@ 濮僚网·壮族在线——红棉树·木棉会 版权所有
来信请寄:pouchoo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