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文学篇 >> 文学作品 >> 正文 | 今天是: |
![]() |
大型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第二十一集 | |||
作者:梁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7 ![]() |
|
||
大型重大历史题材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 第二十一集 →大型重大历史题材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创作说明→
第21集 1、 波涛汹涌的海上 日——外 字幕: 25年后 浙江近海海域 十几艘倭船上倭旗飘扬。 倭旗上画着“交叉倭刀”、“髓髅头颅”等吓人图形。 写着:“八幡大菩萨”、“春日大明神”、“天照大神官”字样的旗幡,迎风飘扬。 2、倭寇指挥船甲板 日——外 一个满脸横肉,长相凶恶的倭人用望远镜观察远处中国海岸。 此人就是倭岛领主派往中国的大统领小泉十四郎。 字幕: 倭岛领主派遣中国武装之统领 小泉十四郎 他约摸四十岁年纪,身躯粗壮,深身充满了狠戾之气,身手矫健。 3、倭寇指挥船船仓 日——内 倭寇头目龟田浪人和松野下作在仓内喝酒,摇头晃脑,互相嘲笑。 字幕: 倭酋 龟田浪人 倭酋 松野下作 龟田浪人一饮而尽。 龟田浪人:“〈日语〉 松野下作不甘示弱地也一饮而尽。 松野下作:“〈日语〉哈哈哈,海盗和妓女,历来是日本最盛行的出产,听说龟 龟田浪人终于生气了,一把掀翻了桌子。 龟田浪人:“八格——〈日语〉那么,就让手中的刀代表妓女和海盗较量一番吧!” 松野下作也一跃而起,拔出了腰间的倭刀。 松野下作:“哈哈哈,〈日语〉海盗是不会输的,而妓女从来就没有赢过!” 龟田浪人迅速出刀,狠狠朝松野劈了过来。 龟田浪人:“〈日语〉妓女不仅要掏干男人所有的钱,还能让男人下跪!” 松野架住了龟田浪人的刀。 松野下作:“〈日语〉那要看什么样的男人,如果是海盗,那妓女就碰上了恶神和克星!” 龟田不再和松野斗嘴,“八格”一声,刀法快了起来。 松野也“八格”一声,与龟田越打越猛。此处设计一套倭刀对打动作。 4、倭寇指挥船甲板 日——外 两人从船仓互斗着,逐渐跳到甲板上,在甲板上打了起来。 小泉十四郎看了几招,大声喝止。 小泉十四郎:“八格!〈日语〉给我停下!” 两人不得不分开,犹自气咻咻地瞪着对方。 小泉十四郎拍拍龟田,又拍拍松野的肩。 小泉十四郎:“〈日语〉好呀,好呀!这般刀术,在日本虽不算什么,但在大明国,可能没法找到对手!” 龟田浪人得意非凡。 龟田浪人:“〈日语〉我还没到过中国,只是听说中国的兵器有十八般,刀是其中的一种,高手如林,十分的厉害!可——” 小泉十四郎笑着摆摆手。 小泉十四郎:“〈日语〉中国的武士在宋代就已经绝迹,在宋代以前,中国老百姓的普通男人身上都带着武器,那时,中国的男人人人都是武士。自从经过了元朝的动乱,血性男人都被杀光了,到了明朝,中国的男人都不带武器了!” 龟田浪人:“〈日语〉噢,那,他们现在身上带什么?” 松野下作:“〈日语〉哈哈哈,中国的男人现在身上带的和女人没有两样,只有手摇扇,小手帕,还会唱小曲,只会像公羊一样整天靠在女人身上调情。中国的现在,武士已不复存在!” 小泉十四郎:“〈日语〉中国的武术,尤其是刀术,曾经是大大的厉害,可就是如今的明军正规军,都已经失传,更别说是普通的民间百姓了,他们,用中国人自己的话来说,简直是手无缚鸡之力!〈接过龟田浪人手中的刀〉来中国之前,我的师父,日本的刀圣上泉信纲告诉我——他23岁时曾拜爱州久忠为师学剑术,爱州师年轻时曾来过中国,混迹于海盗之中,中年在九州受神示悟出深奥剑术《阴流》,是日本最初的刀圣。可我的师父上泉在爱州师的剑术之上,又独创出《新阴流》,〈移步展刀,比划起来〉分为燕飞,猿飞,山阴,月影,浦波,浮舟六式。作为上泉师的大弟子,凭着我这一身刀术,那么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名武士丧在我的刀下。在武士久已绝迹的大明国,嘿嘿,不是我夸口,能和我接招的人要么早死了几百年,要么还没出生!〈突然扭身一跃,凌空怪异一劈,大喝〉嗨——” 龟田浪人:“〈日语〉哈哈,那我们还等什么?上了岸,有钱财,有女人,我们就要什么有什么!〈狂笑〉哈哈哈——” 这时,一名小倭来到小泉面前面禀报。 小 倭:“统领大人,前面已进入河道,可以开到嘉兴湖。” 小泉十四郎:“〈日语〉继续观察!” 小 倭:“〈日语〉是!〈转身离去〉” 小泉十四郎提起望远镜,朝岸边又看看。 小泉十四郎:“〈日语〉 松野下作仰脸大笑。 松野下作:“〈日语〉哈哈哈——哈哈哈——嘉兴的明军,人数不少,可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用他们的话来说,就连中国老百姓手中的烧火棍都不如!” 小泉十四郎、龟田浪人:“〈愣了一下,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小泉十四郎板起面孔。 小泉十四郎:“〈日语〉龟 龟田浪人:“〈立正〉嗨——” 小泉十四郎:“〈日语〉传令各船,在嘉兴登陆,〈脸上浪笑〉捞一把再说!” 龟田浪人又一个立正。 龟田浪人:“嗨——〈转身离去〉” 龟田浪人在指挥船上指挥一名小倭向整个船队挥动旗语。 海面上,倭寇船队迅速调整方向,朝河道驶去。 5、嘉兴城门 日——外 城门洞上方镌刻着“嘉兴”两个大字。 城门也无人守卫,老百姓挑担、推车,提着包裹,自由出入,一片和平安静景象。 6、嘉兴街道 日——外 店铺林立,行人徜徉自在。 最明显的是字画古玩店,古色古香,极为幽雅。 店家不时吆喝着。 店家甲:“本店新到唐伯虎真迹!本店新到唐伯虎真迹!来咧,包客官大开眼界!” 店家乙:“极品的宋窑钧瓷,有徽宗皇帝墨宝!” 手摇纸扇的书生慢慢悠悠地走着,对着店铺东瞧瞧西望望。 普通百姓更是熙熙攘攘,街道一片繁荣景象。 7、嘉兴城内陈师爷私塾大门 日——外 长长的小巷胡同的中央,一户人家大门十分幽雅。 大门上方挂着牌匾,上写着“嘉兴陈氏私学”。 大门里面似传来朗朗书声。 8、陈氏私塾学堂 日——内 师案上,老态龙钟,但仍神情儒雅的陈师爷放下书卷,摆出了闲谈的架式。 师案下,规规整整地坐着二十多名十几二十岁的书生。 陈师爷仰着脖子,神态沉迷。 陈师爷:“诗经之诗,发乎情,出乎心,乃人之真性情。先秦时代,作如此诗者,均为野老村夫,小儿农妇,或稼啬,或交易,或嫁娶,或吊丧,触景生情,就随口吟哦,流传至今。啧啧,如今在你们这些书生面前的诗经佳作,其创作者在那个时代却是普通的百姓大众啊!” 书生甲:“先生,听说你20多年前受聘到桂西土司家任师爷,在那里人人会唱歌,家家敬歌神?” 陈师爷勾起了回忆。 陈师爷:“桂西一带,最有名的是敢壮山歌墟,每到三月初七前后,壮人不分男女老少,贵贱贫富,在山下席地而坐,唱个三天三夜。为师有幸在那一带给土司老爷当过十几年的刀笔吏,深为其民风、民俗所陶醉。” 书生乙:“那些个唱词,能够录下来,该有多好呀!” 陈师爷瞄了书生乙一眼。 陈师爷:“几万人在山野里通宵达旦唱山歌,人人忘情于山野之间,唱尽心中一年苦乐哀愁,那是一个什么场面?壮人的山歌,现编现唱,歌词要雅有雅,要俗有俗,为师在那些年月,抄了几大本,后来和诗经一对,嘿,真正的诗经时代,活生生地在那里重现盛况了呀!” 书生甲:“〈好奇地〉先生明日给我们讲讲活的诗经吧!” 陈师爷捻须微笑。 陈师爷:“壮人不仅人人是歌手,是诗人,其俗还尚武,俍兵之勇,天下闻名——” 陈师爷的话被一个匆匆跑进来的书生丙打断了。 书生丙:“不好了先生,倭寇又来了!察卿兄、之象兄,好像是你们家的渔村遭了倭寇了!” 朱察卿、张之象:“啊!” 朱察卿、张之象惊慌地站了起来,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向先生躬身行礼,纷纷出门。 9、陈氏私学大门 日——外 陈师爷看着众学生匆匆从小巷尽头跑去,神情忧虑。 陈师爷:“〈自言自语地〉哎,官兵的骄兵悍将,只知欺压百姓,哪里是倭寇的敌手。要找倭寇的对手,那只有壮人的俍兵呐!” 说罢,陈师爷黯然回屋。 10、嘉兴城内街道 日——外 街道上行人慌乱,店铺纷纷关闭。 朱察卿和张之象奔跑着,神色慌张,气喘吁吁。 11、嘉兴城门外 日——外 几骑官兵边打马边往城门跑。 官兵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边跑边喊。 为首官兵:“倭寇来了!倭寇来了!” 12、嘉兴城门洞 日——外 那几骑官兵奔入城门,为首的一跳下马,声嘶力竭地大喊。 为首头目:“快关城门!快关城门!” 百姓要急着进城避难,官兵则要关城门,双方一片混乱。 朱察卿和张之象却从不断涌进来的百姓和官兵的肩膀夹缝里好不容易挤出城门。 13、嘉兴城门外 日——外 朱察卿和张之象气喘吁吁地挤出城门,整理着身上的衣服和头巾。 他俩回身望城门,只见已经关上,城门还有不少百姓挤在门外,拼命敲打着。 俩人对望一眼,撒腿就往家里方向跑去。 14、路上 日——外 俩人跑着跑着,不断遇到惊惶失措,四散奔逃的百姓,更加惊慌了。 俩人更加没命地跑着,奋不顾身地朝家里所在的小渔村跑去。 15、小渔村村里 日——外 龟田浪人率众倭兵押着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出村,准备运到倭岛为奴。 倭兵们连打带骂,驱赶着人群。 一青壮男人瞧个空子,撒退就跑,但很快被龟田浪人横刀跳出,拦在路上。 青壮无路可走,低头正捡石块,被龟田一刀劈死。 百姓们捂住了眼睛,哆嗦着走动着。 走到村口,龟田浪人用冷眼示意几个倭兵。 龟田浪人嘴一呶。 龟田浪人:“唔——” 几名倭兵点着火把,跑进村里烧起房屋来。 一时浓烟滚滚,看到家园被毁的百姓捶胸顿足,哭声震天。 16、路上 日——外 朱察卿、张之象还在跑着,突然,他们几乎同时立住了脚,怔住了! 路旁倒卧着一具尸体,脖子上一道刀痕 ,一动不动。 两人心惊肉跳地轻轻绕过尸体,又跳起来狂奔。 朱察卿的头巾掉了,张之象的衣服也散开,两人仍在气喘如牛地跑着。 17、村口不远的路上 日——外 远远地,望见了浓烟,两人的脸吓得煞白,跑得更凶了。 18、村口 日——外 跑到村口,两人惊呆了。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都是死人和死牛、死猪——倭寇把赶不走的牲畜也杀死了。 越往里走,只见家家院门大开,浓烟滚滚,瓦砾成堆。 不时可见死尸,甚至可见死去的裸露的女尸。 19、朱察卿家院内 日——外 朱察卿回到自己家,眼前的情景令他几乎晕倒。 院墙倒塌,房屋门大开,物品被翻得乱七八糟。 20、朱察卿家内屋 日——内 老奶奶倒在地,人事不醒。朱察卿见状,急忙抱在怀里。 朱察卿:“奶奶,奶奶——” 奶奶悠悠醒来,眼里喷火。 奶 奶:“察卿啊,你,你可回来了!” 朱察卿:“〈带着哭腔〉奶奶啊——” 奶 奶:“奶奶……活了九十了,没遇见过这,这样的强盗啊!家里值钱的都被抢了!不值钱的也打坏了,奶奶喊,叫,哭,被他们……被他们从床上踢到地下——他们就笑啊笑啊——〈顿了一下,嘴角流出黑血〉” 朱察卿:“奶奶——” 奶 奶:“察卿啊——” 朱察卿:“哎,奶奶——” 奶奶吃力地举着手,指着门外。 奶 奶:“家里……不能呆了,倭寇们一来,你再呆在家里,什么时候就丢了命!你爹妈在外做生意——〈鼓起最后一口气〉你,你快找你爹妈去,去吧!” 奶奶的手颓然落下,眼一闭,咽了气。 朱察卿扑到奶奶身上。 朱察卿:“奶奶,奶奶——〈大哭起来〉” 21、村外坟地 黄昏——外 朱察卿身背包裹,向奶奶的坟头叩了三个头,爬起来。 朱察卿一眼望去,只见到处都有稀稀落落的人在给新坟烧纸钱,一片悲凉。 朱察卿噙着眼泪,转身而去。 22、村外路上 黄昏——外 朱察卿碰到越来越多外出逃难的人群,他一眼看到了张之象。 朱察卿:“之象兄!” 张之象:“〈伤心地〉察卿兄!” 看到朱察卿跑过来,张之象失魂落魄。 张之象抓住朱察卿的双肩大哭,边哭边说。 张之象:“有人看到爹妈都被倭人抓走了!〈气愤地〉我,我要去见苏州府台,官军是干什么的,难道大明的官军手中的刀枪都是烧火棍,连自己的百姓都保护不了吗?” 一中年汉子刚好从张之象身边经过,听了这话,吐了一口唾沫。 中年汉子:“呸!官军跑得比老百姓还快!娘的,我要投天都少侠项元池他们的义勇队去,抢回我那娃儿他娘!” 两人看着中年汉子走过,重新对视着。 朱察卿:“〈伤心地〉之象兄!你我同路,我爹妈幸好就在苏州城中经商,否则必遭毒手!可怜我那九十高龄的祖母咧!埋喽!〈摇摇头,泪下〉” 两人互相扶着,随着逃难的人流离开了村庄。 23、另一村子村口 日——外 一群倭寇在松野下作的带领下,悄悄接近了村口。 松野探了探头,一挥手,众倭呐喊冲进去,村里人们惊起四散,惨叫声四起。 画外音一:“〈中年人〉倭寇来了,快跑啊!” 画外音二:“〈孩子〉爹,爹啊——” 24、村中某处院落外 日——外 一男人看到外边混乱情景,慌忙推门而入。 不料,一短腿倭兵竟尾随入内。 25、村中某处院落 日——外 男人看到倭兵入内,急奔向院角,刚拿起扁担,倭兵的刀已砍了下来。 男人惨叫一声,倒地而亡。 倭兵窜到屋门,一脚踢开了屋门。 26、外屋 日——内 倭兵开始翻箱倒柜,贪婪地手脚并用。 27、里屋 日——内 年轻女人和三岁孩子互相搂着发抖,缩成一团。 28、外屋 日——内 翻东西的倭兵似乎听到里屋有声音,一脚踢开里屋。 29、里屋 日——内 见到女人,倭兵的眼睛登时发亮,把身上抢的东西都拨拉下来,放在地下。 倭 兵:“〈浪笑着〉花姑娘,花姑娘——你的,过来!” 女人和孩子直往后缩。 倭兵一个猛扑,抓住了孩子,孩子吓得哇大哭。 女人疯了一样地过来抢孩子,但孩子已被抢过扔在里屋门坎上。 倭兵接着扑倒了女人。 但女人拼死抵抗,在倭兵脸上胡乱抓着。 看看无法得手,倭兵霍地起身,把地下的倭刀在哭叫的孩子头上比划着。 女人怔住了,强忍住泪,主动地一颗一颗地解开衣服扣子。 解到一半,刚露出白晰的肩,倭兵放下刀来,像恶狼一般扑来过来。 倭兵狞笑的脸和女人痛苦的哭泣的表情。 倭兵起身提裤子,转身出门,经过孩子身边,竟高高举起了刀。 女人惊叫一声扑到孩子身上。 倭兵的刀刺入了母子俩的身子。 女人痛苦的表情,头一歪死去了。 30、村外道路 日——外 乡亲们回望着浓烟滚滚的村庄,被倭兵们押着驱赶着离开,哭声震天。 31、苏州城外 日——外 一队官兵望风朝城门逃来,头盔歪斜,狼狈不堪。 城门洞上方镌刻着“苏州”两个大字。 这队官兵领头的小军校奔入城门洞,就勒马大叫。 小军校:“快,关城门!关城门!” 守城门官军士兵推着沉重的城门吱吱呀地响着关上了。 32、苏州知府衙门门口 日——外 小军校纵马驰到府衙门口,跳了起来,边往里跑边喊。 小军校:“报——” 33、苏州知府衙门大堂 日——内 苏州知府林懋举正要举起茶碗喝茶,听到报声,啪地放下了茶碗,溅了一桌。 字幕跳出: 苏州知府 林懋举 林懋举低头看自己的官服,皱着眉头拍拍茶屑,小军校已踉跄奔入,跪倒禀报。 小军校吓破了胆似地声音发颤。 小军校:“府台大人,倭寇又来了!” 林懋举几乎要从太师椅上蹦起来。 34、海岸边 日——外 又一艘倭船登岸,争先恐后地跳下众多倭兵,举着倭刀嗷嗷叫着,朝岸边渔村杀来。 35、沿海渔村远景 日——外 浓烟滚滚,百姓扶老携幼逃难,哭声惊天动地。 36、北京皇城大殿内室 晨——内 闭着眼睛打坐的嘉靖帝吐出长长一口气,收了功。 侍立一旁的黄公公〈先前在广西任监军太监的黄公公,头发花白〉忙给给递上碗水。 嘉靖帝漱了漱口,吐到盆里,起身。 嘉靖帝:“〈漫不经心地〉今天的朝议是什么内容?” 黄公公:“回皇上,据严阁老呈报,今日朝议应是沿海倭患之事。” 嘉靖帝略停了一下,想了想,若有所思。 嘉靖帝:“朕有多久没听群臣朝议了?” 黄公公:“奴才算了算,该有十几年了!皇上大可不必费心劳神,内阁的阁老们把大事挑上入宫上奏皇上就是了!” 嘉靖帝:“倭寇之烈,官军为何剿不胜剿?今天,朕就破一回例吧,给朕更衣!” 黄公公:“是,皇上!” 黄公公给嘉靖帝细心地穿戴起来。 37、皇城武英殿 晨——内 众臣以须发皆白的严嵩为首,鱼贯而入。 字幕: 内阁首辅 严嵩 面对空空的御座,严嵩带着群臣叩拜。 群 臣:“臣等恭祝皇上龙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起身,各站班列。为首的严嵩坐在了御座下左侧的一张太师椅上。 严 嵩:“各位,今日朝议的议题,按例要在下午由内阁呈报皇上,请诸位——” 突然,大殿外一声传呼。 殿外宣礼太监:“皇上驾到——” 群臣大惊,严嵩急忙从太师椅上站起,和群臣们一道跪迎嘉靖皇帝。 在黄公公的前导下,嘉靖帝登上御座。 群臣再叩头一次。 群 臣:“臣等恭祝皇上龙体安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帝带着久违的新鲜劲儿。 嘉靖帝:“瞧瞧,瞧瞧,嘿嘿,还行,还行——〈坐下了〉严嵩——” 严 嵩:“〈出列〉臣在——” 嘉靖帝又东张西望了一下。 嘉靖帝:“那,你们就开始朝议吧!” 严 嵩:“遵旨!〈回归班位,向众臣〉今日朝议的议题,内阁昨日就已发给各部,正好皇上临朝,望各部官员畅所欲言,以备皇上圣裁!” 兵部尚书出列。 字幕: 兵部尚书 聂豹 聂 豹:“今日所议之事,为兵部职责所掌,臣殚精竭虑,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倭寇从海上而来,倏忽闪现,令沿海防不胜防,还请诸公给兵部出个主意!”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时竟无人应腔。 严 嵩:“〈急了〉聂尚书,到底是你兵部执掌的事,没有应对之策,朝议怎么进行?” 聂豹涨红了脸,扑通跪下。 聂 豹:“皇上请恕罪,臣本以为兵部可以集众人之议,拟出方案,再由内阁呈皇上裁决。没,没曾想——” 嘉靖帝啪地一拍桌子。 嘉靖帝:“没什么?就是没想到朕十几年没参加朝议,今天来了,是吗?〈站了起来〉聂豹啊聂豹,朕没想到你竟然昏聩至此,倭寇之祸,荼毒沿海,警报不绝于京师,堂堂的大明兵部,竟没有一个应对之策,你这尚书,当得也忒轻松了!” 聂豹叩头不已。 聂 豹:“〈满头大汗〉臣死罪!臣死罪!” 嘉靖帝走动了几步,转身指着群臣。 嘉靖帝:“你们这些庙堂之臣,以为朕天天在宫内炼丹修道,什么都不知道哇,哼,甚至妄评严阁老一手遮天,殊不知,内阁所奏之事朕的朱批从不过夜!聂豹,你别以为你资格老——朕知道,你仗着是首辅严阁老的同乡,又是次辅徐阁老的先生,倚老卖老,以至于尸位兵部至今。朕就不明白了,倭寇之患,为害多年,堂堂兵部竟然不知所措,今天的专题朝议,作为兵部尚书,连个腹案都没有,竟然让别人给你出主意,别人给你当尚书得了!” 聂 豹:“臣无能啊皇上!臣有罪!臣该死!” 嘉靖帝:“自然有该死之人,但你这个尚书,让别人当罢了!你就回家养老去吧!” 聂豹叩头如捣蒜。 聂 豹:“臣谢皇上隆恩!” 嘉靖帝:“被逮入刑部大牢的许国、李逢时两个参将怎么处置?” 刑部尚书:“〈出列〉启奏皇上,刑部拟判斩监候,正要由内阁票拟呈皇上御批!” 嘉靖帝皱着眉头,回身坐下。 嘉靖帝:“又是斩监候!两位犯官的家属给你们送了多少银子?” 刑部尚书扑通跪倒。 刑部尚书:“皇上,皇上,刑部所拟不当,请皇上圣断!” 嘉靖帝:“哼!这两个参将,初战获得小胜,那是人家的诱兵之计,即昏昏然不知所以,愚不可及,竟为了争功将属下士兵驱入倭寇埋伏之中。疏忽所致尚可宽宥,但其起因竟是贪功妒能,唯恐功劳被他人夺去,以至损兵折将,丧我国威,长倭人气焰,如此将兵之将,不斩何待!” 刑部尚书:“皇,皇上圣断!” 群臣有的人冷汗直冒,不停地擦着汗。 张经主动出列。 字幕: 南京兵部尚书兼兵部右侍郎 张经 张 经:“皇上,兵部不是没有腹案,聂尚书之意是想让同僚们发表高见,然后……” 嘉靖帝皱着眉头。 嘉靖帝:“张经,你说你的!别扯别人!” 张 经:“遵旨!兵部以为倭寇为害沿海六省,而六省之兵均由各省提镇指挥,不能协作联防,应由朝廷任命大员,总六省之兵,刻期平倭,这样,方可奏效!” 嘉靖帝:“张经,朕看是你的主意吧!那就由你来当这六省总督,刻期平倭,如何?” 张 经:“〈跪倒〉臣领旨!” 嘉靖帝:“严阁老及诸位大臣,还有什么意见,都给朕奏来!” 严嵩颤巍巍地要下跪行礼,嘉靖帝朝黄公公示意,黄公公忙下来扶住他。 嘉靖帝:“严阁老就坐着说话吧!” 严 嵩:“谢皇上!” 严嵩由黄公公扶着坐在御座下的椅子上,清了清嗓子。 严 嵩:“皇上,臣以为平倭大计,首要在于统一事权,倭寇为害六省,这六省总督代天子总六省军民,所有六省官吏,均在抗倭事上,归其调遣,这样,方能集六省之力,扑灭倭患!” 嘉靖帝点点头。 嘉靖帝:“唔,说得好!” 徐阶出列。 字幕跳出: 内阁次辅 徐阶 徐 阶:“〈出列〉皇上,大明防务,一向重北轻南,江南防务早已废弛,加上我朝实行平时募兵,战时募将,太监督军,将无兵权的制度,以致于军营中出现了兵不操练,将不掌兵,兵不识官,官不识兵的情况。倭寇来自倭岛,本是海上巨盗,与多年没有训练的官军交手,竟能以一当数十,甚至当百。因此,这六省总督,其首要任务恐怕是操练精兵,方能克靖全功!” 嘉靖帝又点点头。 严世蕃出列。 字幕跳出: 户部尚书兼内阁议政 严世蕃 严世蕃:“从海上侵袭的倭寇主要有五部分,主力有徐海、陈东、叶麻三股,以及洪东冈、黄佩两股。在我大明江浙一带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江浙和山东的官兵均望风而逃,一时间掠嘉兴,破崇明,薄苏州,入崇德,浙江东西,江苏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百姓惨遭蹂躏,财物扫掠一空,官吏所当者尽遭杀害!如不削平此祸,何以慰天下?户部在安排用度时,凡六省军饷,均可优先拨付,以竟抗倭大功!” 嘉靖帝:“好,好!” 赵文华出列。 字幕跳出: 工部侍郎 赵文华 赵文华:“倭患来自海上,臣身为工部侍郎,愿代皇上祭祀海神,并代皇上巡察东南军务!凡六省抗倭事由,只要臣知情,具实上报,以备皇上圣裁!” 嘉靖帝连连点头。 嘉靖帝:“张经,朝廷各部均已表态以六省抗倭为重,你还有何要求,尽管道来?” 张 经:“臣感激涕零,恨不得立刻奔赴前线,灭此朝食!但臣尚有一事,请皇上圣断!” 嘉靖帝:“讲!” 张 经:“徐阁老所谈官军缺乏训练,确是实情!再加上东南一带,寇强民弱,民间文弱之风盛行,因此所募兵勇也很难是倭寇对手。臣曾任两广督府参将,后总督两广军务,深知桂西俍兵厉害。桂西土司,惟田州、泗城最强,南丹次之。田州临大江,地势平坦,沃野方数百里,有俍兵万人。南丹虽小,兵悍劲敢死,其余东兰,那地州等,俍兵勇悍,天下闻名。往岁御安南寇,平两广民乱,均用俍兵,诸土司对朝廷忠顺不二,朝贡不绝!” 嘉靖帝摆摆手。 嘉靖帝:“朕知道!正德皇帝对俍兵也有好印象,曾赞俍兵之将,东兰土司韦虎臣为世之名将。此议甚好!” 张 经:“臣拟调原贵州总兵白泫、广西都指挥使邹继芳充任游击将军,汇同江浙的俞大猷部、汤克宽等部官军,并征田州、归顺、南丹、那地、东兰等五州俍兵奔赴江浙御倭!” 嘉靖帝:“准奏!传旨——” 黄公公朝笔录太监示意,笔录太监忙拿起笔。 嘉靖帝:“张经以兵部右侍郎衔总督六省军务,征调广西俍兵,湖南土兵赴江浙,扫平倭寇!” 群臣全部出列跪拜。 群 臣:“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38、田州土司府校场钟鼓楼下 日——外 阿花夫人正带着黄维、钟富等头领训练俍兵。 夫人头发灰白,面容老了许多,却十分精神,坚毅慈祥,身板子挺得笔直。 一队俍兵挥着刀,一同穿着长长的板鞋,训练协调性,同进同退,杀声震天。 阿 黄 维:“嘿嘿,这20多年来,夫人带着孙老爷治理田州,百姓们生活安定,还训练俍兵,带领俍兵会同边界土司的兵马打安南寇,安南寇每挑衅一次,就碰破一次鼻子,他们那个大领主莫登庸啊,人死了,听说都咽不下回回败在夫人手下的这口气!夫人呐,安南人编的故事都把你传神了!” 阿 钟 富:“是啊夫人!” 阿 黄 维:“〈大笑〉哈哈哈——” 阿 黄 维:“〈边笑边说〉哈哈,安南寇敢看看你的模样?我们的探子在那边就听说,人家那边的人都把长奶夫人当成母夜叉,小孩晚上听到长奶夫人的名字都不敢哭呀!” 阿 阿 钟 富:“嘿嘿……我田州的俍兵天下闻名, 阿花夫人正要说话,一女将跑来报告。 达荣妈:“报夫人,督府衙门有公文到!” 阿 39、田州土司府大堂 日——内 阿花夫人和黄维、钟富等走入大堂之中坐下。 土司府女官达利妈给她递上了公文袋。 阿 阿 阿花夫人看完,激动地走动了几步。 黄 维:“张督帅来信什么事?” 阿 阿 黄维、钟富:“〈惊喜地〉是吗?真的?” 阿花把信拿给黄维看,继续来回走动着。 黄维展开看,很是激动。 黄 维:“夫人,张大人称你是老同咧,张大人恳求我们田州的俍兵出征,要我们解朝廷之难,解沿海百姓之苦呐!” 阿 突然,大堂走进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人。 岑 匡:“婶!” 阿 岑匡高兴得要跳起来。 岑 匡:“真的?太好了!这些年,田州的俍兵越练越精,莫登庸一死,安南寇也就吓破了胆!婶,你让我跟着你,做个亲随?” 阿 岑匡拉着阿 岑 匡:“婶,听说倭寇刀术厉害,我倒是想和他们比试比试!” 黄 维:“朝廷当今最头痛的事莫过于沿海的倭寇,官军剿了多年,越剿越多,最可怕的是,听说官军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江浙一带的官军听到倭寇来了,跑得比老百姓还快!” 达荣妈:“那老百姓就遭殃喽!” 钟 富:“只有一个字,惨!” 岑 匡:“〈气愤地〉我倒要让这些强盗看看,到底是他们的倭刀厉害,还是岑家刀法厉害?” 阿 阿 正说着,一个女兵入大堂禀报。 女 兵:“夫人,陆豹从海南回来了!” 几个人几乎要跳起来,又惊又喜,一起往门外望去。 但瞬间,人们的神情愣住了。 只见陆豹满面灰尘,踉跄奔入,扑通跪在阿花夫人面前。 阿 陆豹抬起满是泪的脸,语调哽咽。 陆 豹:“夫人,孙老爷他,他为国捐躯了!” 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