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雁过留声 | 僚人家园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壮族在线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概况篇 >> 文化风俗 >> 正文 | 今天是: |
![]() |
靖西县三大流派山歌简介 | |||
作者:红棉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1 ![]() |
|
||
靖西县三大流派山歌简介 廖汉波 2003.10.13 靖西县是南部壮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县内流行的山歌有渠洋(德保)、上甲、下甲三大流派。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山歌比赛的时候,有时候要分渠洋山歌(德保山歌)、下甲山歌、上甲山歌三大场,有时候却不用分,自由组合对唱。这三种体裁的山歌,除了曲牌的音乐形式风格差异很大之外,具体的压韵讲究也不同,之所以可以对歌,那是因为大家都已经熟悉了对方的韵律,裁判会根据各自山歌的不同讲究去评分,既不会用下甲山歌的韵律去要求渠洋山歌(德保山歌),也不会用上甲的山歌的韵律去要求下甲山歌。 不过,毕竟类型不同,因此民间对歌还是习惯找与自己同类的山歌队对唱。所以,靖西县城里近年来形成的夜歌墟,分为德保山歌对歌角(壮族博物馆门口)和下甲山歌角(从图书馆旁边一直延伸到农贸市场)。因为上甲山歌流行的区域离县城比较远而且比较弱势,因此在靖西县城的夜山歌聚会并没有上甲山歌的地盘。 靖西县的山歌类型和韵律特征如下(○为一般字,★为尾韵,其他符号为脚腰韵,其中黑体为最佳腰韵、白体为一般腰韵): ①下甲山歌 SEI NAZ 概况:流行于县城周边以及东南部的水稻耕作区里,故名sei naz(水田诗)。唱时每组2人,一人为高声部(LAUX NDIET)、一人为低声部(LAUX LOAH)。使用的语言是德靖土语靖西下甲央话。这种山歌是靖西县独有的,在本县范围内分布也是最广的,因此也通常称为靖西山歌。 韵律:七言诗,每两句一段,段数不定,尾韵一韵到底(尾韵必须用平声字),每段有各自的脚腰韵(脚腰韵用仄声字),腰韵规定在每段第二句的第四个字。 ○○○○○○▲ ○○○○○○◆ ○○○○○○■ ○○○○○○〓 Mak jouh nw maex henj baenz yiengh, 那果儿在树上已经是黄澄澄 Twq loengz kaeuj hiedbaeg zaeng goek, 我汗流浃背走到树下歇息, Myaeglah naizsaw leh guenj daeuj, 乍一看那树上的果我垂涎三尺 Raix gvaq jaem laeuj zup mbaeuj byaeuq, 简直好比嗜酒的人吸着空酒壶 Zaengzvienh deh aeu zenz bae sewx, 我情愿用钱去买
概况:以德保县(龙光乡除外)为中心,还流行于靖西县靠近德保县的魁圩、渠洋、大道、岜蒙、武平等乡镇,田阳县靠近德保县的巴别、桥业、洞靖、古美、坡洪等乡镇。唱时每组5人~12人,一人为高声部(LAUX NDIET)、其余为低声部(LAUX LOAH),使用的语言是德靖土语德保北路央话。是德靖土语区内流行区域最广的山歌体裁,规定每组参与的人数又最多,故名sei daihdoeng(大峒诗)、sei tam’bet(抬八诗),而因为以德保县为中心分布区,因此也称为德保山歌。 韵律:七言诗,每两句一段,段数不定;头一段为无脚腰韵而互押尾韵的ZAENGJGOEK(奠基),意思是定尾韵,尾韵一韵到底(尾韵必须用平声字),之后的每段有各自的脚腰韵(脚腰韵用仄声字),腰韵规定在每段第二句的第一到第六个字,以第四个字为最佳腰韵。 ○○○○○○★ ○○○○○○◆ ○○○○○○■ ○○○○○○● Doqkang zienz loengz ziuh dam daiz, 杜康代代传世 Bengjlaeuj yungh ja gij sip loh, 酿酒用药几十种 Lah yiengh goq baenz lumj naemx dah, 看样子与河水没有什么两样 Naengh zongz lauxzaeuj senq gaem ngeuh, 入席后主人首先拿起酒壶, Yaengx mungz maz yeuh laezgohgoh, 伸手来个“哥俩好” Huenheij aeu beuzgeng dunghvuenh, 兴致一来交换勺子(桂西壮族的交杯酒是用勺子互敬) Daej noix hum gag hiem ndang zaeuj, 没有酒底就要爱惜身体 ③上甲山歌SEI RAEH(REIH) 概况:靖西县的旱作区内,主要为龙临、三合、安德、果乐等乡镇和那坡县的龙合、坡荷一带,故名sei raeh(畲地诗)。唱时每组2人,一人为高声部(LAUX NDIET)、一人为低声部(LAUX LOAH),使用的语言是德靖土语靖西上甲央话,与水稻区的央话口音有点差别。 韵律:七言诗,每两句一段,段数不定,尾韵一韵到底(尾韵必须用平声字),每段有各自的脚腰韵(脚腰韵用仄声字),腰韵规定在每段第二句的第一到第六个字,以第四个字为最佳腰韵。 ○○○○○○▲ ○○○○○○◆ ○○○○○○■ ○○○○○○● Yax sien mingh reiz zaen roux gyaq, 说神仙长命百岁到底是真是假? Daiz dingj gij daiz jouq rawz gaq, 一代顶几代在何方啊,
Dauh mbouq yag fuzyungz va’kyuk, 为什么不学芙蓉或菊花 (以上的山歌都是参考《德保歌圩的歌》SEI HANGHDOENQ DWZBAUJ 一书改编的) 以上的三大流派的山歌,以下甲山歌(sei naz)的韵律最为严谨,脚腰韵必须是前句的最后一个字押后句的中间那个字(即第四个字),而不象渠洋山歌(sei daihdoengh)或上甲山歌(sei raeh)那样可以选择后句的第一个字到第六个字做腰韵,所以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在民间也公认这个山歌是最具才华的。 而最为兴盛的要属于渠洋山歌(sei daihdoengh),它的中心分布区是德保县(龙光乡除外,为天等山歌),延伸至田阳县南翼山区的德保话乡镇。分布的广泛和参加人数最多,也决定了这个山歌流派的兴旺,甚至已经随着德保话人的移民而走出了德靖台地,近年来百色地区形成的夜歌圩活动,如在百色市区的百色起义纪念碑下、田阳县城文化中心广场、田东县城文化中心广场、德保县城公园门口、靖西县城壮族博物馆门口,都是以唱这个流派的山歌为主。 这三大流派山歌当中,上甲山歌(sei raeh)的处境近年来很不容乐观,因为唱这个山歌的乡镇都是旱作区,经济水平上比水稻区要差,旱作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心态,使得很多上甲人都不愿意在下甲人面前演唱上甲山歌,靖西县城举行的山歌比赛经常按流派分为三大场,而上甲山歌的参赛人数总是最少的,这使得上甲山歌的处境岌岌可危,会唱的人越来越少,我认为如果对靖西山歌文化进行一次抢救,上甲山歌应该可以列为第一个抢救的对象。 |
|||
文章录入:红棉树 责任编辑:红棉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