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页区---

您的位置:

壮族在线>>>>首页>>>>专页

>>>>梁越剧本《瓦氏夫人》专页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生于明治九年(1496年),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旧州村)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生性助人为乐。长大成人以后,按照壮族土司时代官族与官族通婚以及壮族婚姻不避同姓的习俗,嫁给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被指控叛乱,遭朝廷讨伐,与其子岑邦彦战败而亡。岑猛与其子死后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纪尚幼,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夫人在职期间,克己砺志,善理州政,安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被朝廷征调到海南岛镇压黎族起义,战死于海南。于是,瓦氏夫人又负担起抚育岑芝之子岑大寿、岑大禄的责任,继续掌管州内一切政务,政绩依旧斐然。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中国沿海频频遭受倭寇侵扰,在北起河北、山东,南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进行了严重地侵扰和破坏活动。倭寇所到之处,大肆掠夺居民财产,抢劫商船货物,焚毁大量房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威胁着我国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廷多次派兵征讨都是以残败告终。不得已委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东南国务大臣,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的“俍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当两广督府把征调“俍兵”的命令送到田州时,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毅然请命应征,请求带兵抗倭,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开赴东南沿海前线抗倭。瓦氏夫人率广西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各州组建的军队六千八百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东南沿海住民久闻壮族俍兵骁勇善战,名扬海内,视若长城,民心大振。瓦氏夫人率俍兵于三月十三日抵达前线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金山卫境),于各地应召之兵中,首先抵达战场。四月,倭寇出动三千余人突然侵犯金山卫,瓦氏夫人率队迎击,杀得倭寇四散逃命,一战而首次扭转东南抗倭战局。四月二十日,倭寇四千多人进犯嘉兴,瓦氏夫人一马当先,在其他友军的配合下,把倭寇包围在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一带,一举歼灭三千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获得抗倭大捷,取得了抗倭战场上转折性的胜利。六月,在陆泾坝(今江苏苏州境),战役中,瓦氏夫人率领的“俍兵”又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令倭寇闻风丧胆。俍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大大鼓舞了沿海人民的斗志。“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因瓦氏夫人抗倭“三战三胜”,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浙江巡御史胡宗宪撰《筹海图编》中称瓦氏夫人用兵“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可死而不可败”。由此可见俍兵统帅善用“岑家兵法”以一当十之一斑。然而,正当抗倭取得节节胜利,形势顺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领抗倭的总督大臣张经被奸相严嵩陷害入狱,致使抗倭军队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为此瓦氏夫人含愤患病,特此告假还乡。获准后,乃于七月初班师回田州。瓦氏回到田州以后,便祭告家庙厚恤随军兵丁,以示关怀和慰问。不久,瓦氏夫人病逝于田州土司府署,享年59岁,被追封为“淑人”,葬于州城太婆地。

著名作家梁越电视剧本《瓦氏夫人》专页

 瓦氏夫人是壮族历史上著名的明代抗倭女英雄。壮族作家梁越先生于今年创作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剧本《瓦氏夫人》,已经全数在本站首发,本站兹在此公开发表一个专页,随时追踪本剧拍摄进展。

--相关专题--

瓦氏夫人专题梁越个人博客

僚人家园文学原地文学篇学术篇

大型重大历史题材30集电视连续剧

《瓦氏夫人》剧本创作说明

2007年5月,受广西田阳县人民政府委托,壮族著名作家梁越领受了创作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作任务。之后,作者深入靖西、田阳等地进行多次调查,并研究了明实录、明代土司传及有关瓦氏夫人学术论文等大量资料,在顾问组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创作。本站得到作者的授权,将以每天两集的顺序独家公布剧本内容。按照作者本人的意愿,瓦氏夫人是全壮族人民的光荣,是了不起的中华民族的英雄,欢迎读者尤其是壮族读者提意见,作者将在修改稿中按电视剧的规律对读者的合理意见认真考虑,以使作品精益求精。

作者声明:本剧作著作权归本人所有,并已在国家版权机构登记保护,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随意转载和发表其中任何部分内容,如果需要,须经本人同意。作者电邮: liangyue317@sohu.com

编剧简介

梁 越,广西武鸣双桥人,壮族,家庭母语壮语。1969年三月出生。
1988年至1992年在桂林工学院地质系上大学。
1992年至1995年在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新疆地质勘查局伊犁地质队任助理工程师。
1995年至2002年调乌鲁木齐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新疆地质勘查局政治部专业作家,其间兼任新疆文联《中国西部文学》、《民族作家》等杂志编辑、编辑部主任等。
2002年至今,任中国外文局编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视点传播主任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国西北边疆历史的研究与写作,主要出版、发表的著作有:

1993年12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纪实散文集《野天空》,该书于1997年获得壮族文学奖;
1996年,大型文学杂志《绿洲》在乌鲁木齐召开梁越文学作品研讨会;
1998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寻梦飞天——西部中国历史文化之旅》;
2002年,新世界出版社〈北京〉出版《外星人触摸中国》〈合著〉;
200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打击○○报告》〈合著〉;
2004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北京〉出版《大汗的挽歌——寻找成吉思汗陵墓》,产生重大影响;
2005年,由日本著名西域史专家池田昭作序,外文出版社〈北京〉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西去的使节》,该书当年五月出版了第二版,并在2007年11月出版了第三版。于2005年11月,香港和平图书公司面向海外华人出了繁体文版,书名《张骞》。其余作品尚有:《楼兰:千年的传奇千年的谜》〈合著、2005年外文出版社〉;《独目人山谷》〈合著、2005年外文出版社〉;《观天下——楼兰:千年的传奇千年的谜》〈合著、2005年11月香港和平图书公司〉;《观天下——独目人山谷》〈合著、2005年11月香港和平图书公司〉等十余种。
由小说原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去的使节》即将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投拍。

2006年开始,梁越关注方向由西北边疆转向壮族历史文化,通过国家宣传平台调研和实施了“布洛陀文化发现”宣传项目,拍摄电视纪录片《寻找布洛陀》在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后,壮族的布洛陀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创作和历史研究成果突出,对新疆地域文化的宣传产生了重大影响,2006年被新疆青河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青河县旅游宣传大使及三道海子村名誉村长”称号。

有关个人创作情况通过博客向全国公开:www.sdhzzr.blog.sohu.com

 

最新追踪

(除了本站管理员、采编员发表的专帖外,其他帖子不代表本站立场):

→僚人家园注册页面,欢迎注册ID并参与评论→

 

梁越《瓦氏夫人》剧本创作专家顾问组名单

策划顾问
容传文(田阳县委书记)
黄小宁(田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潘大海(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副处长)
历史顾问
厉声(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研究员)
民族史顾问 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导、教授)
壮学顾问
张声震(广西壮学会名誉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
  黄凤显(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谢寿球(文化部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民俗顾问
李锦芳(中央民族大学博导、教授)
黄明标(原广西田阳县人大副主任、田阳县博物馆馆长)
文学顾问
苏长仙(广西民族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原会长)
 
大型30集电视连续剧《瓦氏夫人》剧本连载

→僚人家园注册页面,欢迎注册ID并参与评论→

>>>其他点评请参照僚人家园论坛·议事大厅>>>

关于本站 | 联系本站 | 站务中心 | 僚学中心 | 资讯中心 | 影音专区

2001-2008@ 壮族在线 版权所有
来信请寄:
poujrauz@yahoo.com.cn

站长:红棉树(Mayreu) 页面设计:季人(Seasoner)& 红棉树(Mayreu) 技术支持: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