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族概况
山魂水魄
骆越长风
族聚落
踏歌起舞
 

新闻·纪实

您的位置:濮僚网·壮族在线>>>木棉会>>>濮僚资讯>>>新闻·纪实>>>南北盘江汇合处一红水河源头考察报告之五

南北盘江汇合处一红水河源头考察报告之五

来源网站:(www.gxnews.com.cn 桂龙新闻网 2002年07月03日15:20:00)

作者:蓝阳春 编辑:红棉树 2002.09.04
-------------------------------------------------------------------------

<<<<曲靖沾益一红水河源头考察报告之四<<<<

“世上没巧难做戏,天下无奇不成书。” 这话讲来似乎是很符合实际并是很有道理的,像红水河上游的南盘江、盘江两条支流的情况可说是又给这两句话的哲理做了一个有力的佐证与诠释了。

南盘江与北盘江一同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高原上沾益县的马雄山。南盘江南流然后转东北,经云南的曲靖、陆良、宜良、路南。澄江、华宁、开远、弥勒、沪西、师宗、罗平、丘北,贵州的兴义、安龙、册亨,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等县市;北盘江北流然后转东 南,经云南的宣威,贵州的盘县、晋安、晴隆、关岭、贞丰、册亨、望漠 等县市,最后两盘汇合于贵州省的望漠、册亨与广西的乐业三县交界处,合成为雄放的红水河便向东奔腾而去……

南北盘两条江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小分手后经过千弯万曲、千难万险,最后长大成人又欢欣相逢会聚到了一起。这真是奇之又奇,开头同根同源,中间各闯南北,最后又相拥相抱。这种先合 后分,分后又合的奇特而可贵的现象,细究起来却又是一种地理上 的必然。因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这一带地方的地形是西北高。 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状态,所以在滇东北发源的河水经过 千转万折,最后又在东南地带归拢到一起,这却又是很顺乎自然的事情了,这也可以说是奇得有据、奇得有理的了。

世界上往往又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凡一个地理上奇特的地方,却又脆生有很多奇闻、奇物和奇事等等,像南北盘江汇合处 这块奇地宝地,其情况当然也更是不能例外的了。当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人们要出门(如赶圩、走亲、出差)或家里要办什么一件小事,也都要选个好日子,以图个吉利保平安,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无人非议的时尚了。可我倒是没有这种选日子的习惯,因而当我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韦福正及望漠县委宣传部、县民族局的领导一起坐车从望漠县城往南北盘江的交汇处的方向奔去时,一路上便都是阴天,可中午到达目的地时老天却开了眼,阴沉变成了多云,阳光从天幕的缝隙间打照下来,使两盘交汇处的水面上反射出一派迷蒙的黄亮、银白和微紫的霞光,而 衬托这种霞光的水面却又是一半是中黄(盘)、一半是绿中带鹅黄(南盘)等多种的色彩,加上岭头墨绿的树林,与霞光一起构成了一种少有的色彩奇观,令我们好不开怀!

人,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追求。近10多年来,我追求着一个估计难以达到的目标,那就是想要亲眼看一看红水河的源头,要亲眼看一看南北盘江是如何合二而一汇成红水河的……可今天, 这种原先我认为难以达到的追求和愿望终于达到与实现了,这怎能不叫我的心里充满着无限的喜悦与激动的呢?!…… 为了寻求较佳的摄影点,我在两江汇合处的沙滩上打转,在河岸的陡坡上攀爬,当然我的拍摄不是要奔什么大奖,而是以较好地 能原原本本地真真实实地反映两江汇合处一带的风貌为满足。一番近似忘乎所以的劳作之后,我终于在极普通的国产海鸥机身、也许勉强称得上中档水平的日本适马的变焦镜头中发现了多种多样 的另类的风物,这其中特别是那两江汇合处的夹角、呈三角形尖嘴 状岭坡上最尖端处的那一座老林,便是成了我视线中永远也无法 消失的风景了!

这又是什么样的林子哟! 我站在北盘江北岸隔河南望,只见尖嘴岭是从西向东地由高到低,由大到小地倾斜、尖削,像是一副特大有力的体嘴深深扎人红水河的河水中,便立即把河水隔开犁出两条河道来,这便是南盘江和北盘江。尖嘴岭上最朱端处的林子一眼看去的感觉就是黑、黑、黑!这片林子可说是现今少有的自然(非人工种植)雨林群落了!由于两江汇合处的四周山岭上的老林已不复存在,大都已被开垦种上玉米、甘蔗等作物,因而使得这片老林就自然显得特别突出和宝贵了!这片林子杂生着老树、大树、小树的长藤,树干和藤葛全是灰黑色,树叶、树冠是墨绿色,所以一眼看去这便是一片黑色的森林了。我凝望着这片贵如珍宝似的、带有一定古色古香意昧的黑色的雨林群落,我心里不免又生起疑问来:四周别的野林都已没于刀斧了,为何这片野林又不被挞伐呢?当地人士的介绍,使我知道了情况:两江汇合处一带本是少有人烟的荒野之地,过去不用说都是林木苍莽,植被是十分繁茂的了,只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令人相当害怕的野岭闲山,一下子人气却热旺了起来,那是一些人为了免受日本鬼子的侵害,便 逃到两江交汇处的尖嘴岭上起房子居住,想凭红水河、南北盘江作 天然防护,把尖嘴岭当做安全岛,而且岭上一时还成为这一带人们赶圩的临时场所;日寇投降后,人们从岛上离去,尖嘴岭又恢复了原先的平静状态;从树干的粗细大小人们便可以看出,这岭上有的树木相当古老,而大多数的树木都是在“乱日本”结束人们离开岭 上以后才生长起来的,不少树根都是从旧墙垣中长出的,而大概是由于人们得到了这里一次有惊无险的卫护(因日本侵略军还未进到这里就失败了。尖嘴岭处在两江一河交接点最要害的部 位,可说是龙脉中的穴位宝地,该岭及岭上的林木已成为两江一河 的代表与象征,所以人们敬畏她,不敢随便触动伤害她,认为伤害她也会危害及自己,以致岭上的树林便成为了这一带的独秀之 林,这片林木事实上已成为这一带人们心目中的“神树”“神林” 了,所以在历经无数次的大砍伐“运动”后,幸而还能安全地保留了 下来。由此看来,人们能看重某一样事物,都带有相当大程度的 “文化观念”的成分,当然这种成分又是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含义的, 假如不是西江汇合处,不是两江与一河交接点的林木,哪怕原来是 再大再多再古老,也早就不知其所终了,你看附近那些现已几乎全是光秃秃的山岭,其实原来山岭上的林木也许有的就比这片丛林还要高大得多的呢!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这话实在是道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自然,这种“轮回”现象也曾出现在过南北盘江汇合处这块地方。上面我所提到的抗日战争时期尖嘴岭的林下成为人们赶圩的场所,这仅仅是过去这里成为这一带商贸“热点”中的一小点而已,其实这个“热点”还是蛮相当的大、时间也是蛮相当的长久的哩!过去滇、黔、桂交界处这一带山耸林深,蛮荒僻壤,人烟稀少,陆路交通十分闭塞,运货只能靠肩挑马驮,往往人困马乏,因而人们便又 主要利用水路来搞运输。这样,20世纪的 20至 40年代,两江一河交接处便成了运输热线上非常闪光的“亮点”——一个异常繁忙的埠头,离交接处不远的紧挨着河边的下有蔗香街、上有板陈圩,便成了三省交界处一带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那时,不管是逢蔗香 街还是赶板陈圩,头天各路商人都陆续到来,河岸边一溜停泊的木 船、筏子不下七八百,驮队马匹多达1500左右,成排的马栈里客商云集,人声招呼,铃响马鸣;有的客商不愿住店,就在船中打烊,夜来江风渔火,豁拳猜码,山歌唱答,此起彼伏,林传谷应,通宵达旦,好一幅乡情野趣江飞花、船队马帮赶彩霞的令人治然陶醉的世外 桃源的风俗画!

两江一河交接处本是草壑莽谷之地,在过去兵荒马乱的年月中,这里难免不了匪盗出没,强恶南径,邪事丛生,所以为了保障商贸运输生意的正常进行,20年代中期这里半官半民性质的地方武装“黔桂边区保商独立营”便应运而生。营长王海平怀里揣着官印,手里打着保商的旗号,威震南北盘江两岸,土匪合贼便不敢明目张胆作乱,使得商家熙来攘往,络绎不绝,蔗香、板陈的圩场就更 加热闹了起来。每当圩日,街上人头攒动,市声沸扬,山间的马帮,9中的船队,形成了两条长长的互动川流不息的血脉,活跃着这里的商机,南边的百色、南宁等地的商家带干了棉纱、布匹、香烟、烟丝和各种针织品,北边的贵阳、安顺、普定、紫云等地的商家 带来了川盐、大烟,加上当地桐油、红糖、木耳、黄豆、皮张和三七、 杜仲、首乌、通草等贵重土产药材,都一齐在这里汇集、交换、流散,山区的经济得到了振兴。只是到了“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 相继占领了香港、广州、南宁,切断了上海往广州的交通,货源减 少,加上这期间为了抗日又修通了广西八渡至贵州册亨、安龙的公 路,由广西运往贵州的主要货物,便改水运为陆运,两江汇合处的 商贸热度才逐渐冷却了下来。

山水运生机,时热造英雄。20世纪的20年代末期,南疆惊雷滚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相继爆发,一时风起云涌,红七军、红八军战 旗高扬。不久,红八军第一纵队从广西左江地区转战到两江一河交接处一带,通过“做工作”,得到了“王司令”(王海平后又被委任为贵州西路纵队司令)的容留,经过几个月的隐蔽休整后,便以搞训练为名从蔗香渡过红水河开赴广西乐业与红七军会师。当右江的革命处于低潮时,中共黔桂边委的同志又到这一带活动,发展党的组织,与敌人开展斗争,并与王司令合作,在板陈、卡法等地开办兵工厂, 日产“板陈造”枪支5~10支,子弹、菠萝弹百多发,这些枪弹当时遍 及黔桂边地和黔西南大部地区。由于王海平倾向共产党,1941年初便被国民党黔桂当局围剿和悬赏追捕,党组织便安排他奔赴延安,可正当他从百色转移到柳州时,便被国民党逮捕押回贵阳,不久国民党以“通共”罪将其杀害于贵阳团坡,时年51岁。人,有生有死,但死的情况与意义却又千差万别,而王海平的死却不是现今有个别人窒息于桑拿浴那样的“安乐死”,他的死是令人深思的,他有作 的一生是令人崇敬的!除“王司令”外,在这里战斗或工作过的风流人物中,尚有“双枪大嫂”《51号兵站》式的地下交通联络员、《英雄 虎胆》式的侦察员《闪闪的红星》式的红小鬼,还有那忧国忧民的意 气风发的书生,等等等等,他们都是两江一河曾经光彩闪烁的星辰, 他们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他们是两江一河最 优秀的儿女,他们的传奇故事给这一带增添着神秘与荣耀,也只因 有了他们,才不废两江一河万古流!

我站在两江汇合处的沙滩上,向东望了澎湃而去的红水河,又回头看从云贵高原奔腾而来的南*盘江,这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位400年前的历史人物来。他虽出生于华东的一个财富之有, 但却顶着当时皓首穷经、以科举仕第为荣的社会风气,在应试失败 之后,就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史籍、地理与图经之中,向往着间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为了考察祖国的山 河大地,他22岁开始出游,“东度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 直攀太华之巅”,51岁之后又远足考察西南,为了摸清南、北盘江 的情态及源头,他在黔西南、滇东南结合部打了两个转,但由于当 时交通阻塞、信息不灵和其他各种条件的限制,他只差“一步之遥” (几十公里)便找到了南、北盘江的源头。他对源头失之交臂,这已 成了历史永远的遗憾,但他在《盘江考》一文中指出南盘江水源来 自炎方一带的看法却又与现在的定源地点完全相吻合;特别是他在考察日记(有部分已散失)中对南、北盘江流域的水流状况,地形 地貌,山石、溶洞、温泉、瀑布,动植物的分布,以及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历史战事、边睡防务等等,都有翔实、生动的纪录和描写,并对过去官方史志上一些错误的记载进行了明确的指正。他的考察 日记成为我国地理与文学作品中内容最丰富、文笔最练达的无与 伦比的经典而流传于世。他在考察“双盘”的前后过程中,少有骑 马,常为步行,跋山涉水,多是猿途鸟道,历尽艰辛,曾三次遇盗,四 次绝粮,险象不断,直至眼痛腿肿也不停止其考察的脚步;在南盘 江中下游考察时投宿一酒家,热情的女店主见他旅途劳苦寂寞,便 特意安排一秀女与他陪饭,以解其闷,谁知却被他严正谢绝,反使女店主感到很不好意思;他的这种谢绝行动,对于今天一些开口闭口讲金钱、出门就想要“三陪”的人来说,那当然是难以理解并又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种思想的了;而从这些侧面也可以看出,他是怎 样的全身心地投人办实事,一点也不求图个人安然享乐的极高的 操守与风范的啊!他是谁呢?!他就是明代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 -- 徐霞客!…… 南、北盘江两岸越旋越远越高的山山岭岭,我却又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另一种关系:是啊,是徐霞客因有了南、 北盘江而使他的壮举更加崔巍动人;是南*盘江因有了徐霞客而 更加流光溢彩!

蔗香街现是离两江一河交接处最近的乡镇政府所地了。蔗香古书上写作者香、且香,现也有人写作遮香,它同“板陈”村名一样,都是布依语音译、直译,而布依语又与壮语基本相同,从这也就不难看出,居住在两江一河交接处一带的布依族和壮族,都是这里原创性的民族那又是无疑的了。从人类学的角度上看,居住在这一带的布依、壮、苗、瑶。汉等民族,都是勇敢勤劳的民族,这里的男子豪爽实在,女子野美多情,民生风气纯和,民族文化斑斓,百越的境界、夜郎的风雅、句时的神采、准河的意韵、三国的烽烟等等,都还可在这一带找到明显的踪迹,使你领略而遗思绵绵,这里可说是当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山水特美、人文特丰、风物特奇、沟谷特险、现代水电建设特优的而又令人难以捉摸的胜境和秘境!

“别说发展没机遇,关键来早与来迟。”当我站在蔗香乡政府的新楼上向着两江一河交接处望去时,见刚开通不久的从广西乐业 往贵州望漠的班车正在红水河上过渡,白色的车身得到红黄色河水和岸边翠竹的映衬,显得更加鲜明夺目,这却又把我从对苍凉历史的遥想中拉回到了当今喧躁的现实。我感觉到,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就在当前开发大西南的热潮声中,这一带将首先会是成为人们共同向往和关注的品牌特别亮丽的滇、黔、桂旅游与民族文化的 “金三角”而名闻遗迹的吧!一这是我的预想,也是我的祝福! (蓝阳春)

<<<<返回:红水河源头考察报告之一<<<<

相关内容


僚学中心长期提供濮僚(壮族·布依族·岱侬族)学术资讯,转载或抄录请注明:《濮僚网·壮族在线》《木棉会·国际僚人资讯与协作中心》友情提供。

关于本站 | 联系本站 | 站务中心 | 僚学中心 | 资讯中心 | 影音专区 | 友情链接
2001-2002@ 濮僚网·壮族在线——红棉树·木棉会 版权所有
来信请寄:pouchoong@hotmail.com